元祐四年,正是高太后時期垂簾聽政時期,高太后垂簾后“以復(fù)祖宗法度為先務(wù),盡行仁宗之政”,起用保守派大臣司馬光、呂公著、文彥博、范純?nèi)实龋瑥U除了宋神宗和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史稱“元祐更化”。
這時期的李清照父親李格非處于事業(yè)上升期,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官太學(xué)錄。他專心著述,文名漸顯,于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再轉(zhuǎn)博士,以文章受知于蘇軾”,與廖正一、李禧、董榮同在館職,俱有文名,稱為蘇門“后四學(xué)士”。同年十月,哲宗幸太學(xué),李格非奉命撰《元祐六年十月哲宗幸太學(xué)君臣唱和詩碑》。元祐四年(1089年),官大學(xué)正。
同時期李格非與蘇門的命運和官運都是前所未有的順利。
蘇軾復(fù)為朝奉郎知登州(蓬萊)。四個月后,以禮部郎中被召還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個月后,升中書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學(xué)士知制誥(為皇帝起草詔書的秘書,三品),知禮部貢舉。
廖正一,哲宗元祐二年,為秘書省正字。六年,除秘閣校理。
晁補之,元祐初,任太學(xué)正,著作佐郎,后以秘閣校理通判揚州。
這個時期,在清照的家中,常常都是學(xué)士的聚會,幾個文人,泡一壺清茶,談?wù)摴沤?,談?wù)撜物L(fēng)云,談?wù)擄L(fēng)雅,談?wù)撛娫~,談?wù)摎v史更替,常常都是久久不肯離去。
在竹堂上,有風(fēng)吹過,有這些文人雅士的陣陣爽朗的笑聲,李清照耳濡目染,她有時在蕩著秋千,認(rèn)真的聽著父親和他們的對話,偶爾露出會心的微笑,偶爾帶有略略的思考,偶爾不禁的幾聲內(nèi)心的贊嘆。
清照在家庭的管束不嚴(yán)格,沒有束縛,家庭給予她最大的寬容,不同古代其他,把女兒囚禁于閨閣之中,李清照從在章丘開始,就常常走出閨閣,和玩伴出外游玩,隨著家人游覽名勝古跡,早已比他人有過人一節(jié)。
李清照很小就喜歡投身于自然,對萬事萬物都帶有濃烈的感情,喜歡抒發(fā)自己,看著朝陽、看著晚霞,看著過往的人群,看著鷗鷺,看著月光,看著庭院的花朵……寄情山水,在詩詞之中孕育著無窮的味道。
元祐八年九月,高太后去世,哲宗改元紹圣,大力打擊元祐大臣,哲宗親政后,召回章惇、蔡卞、黃履和張商英等人,章惇等人曾是神宗變法時的重要人物,但在經(jīng)歷了元祐時期舊黨的殘酷傾軋后,他們的政治性格在黨同伐異過程中遭到嚴(yán)重扭曲。
高太后垂危時,她告誡范純?nèi)屎蛥未蠓赖热耍骸袄仙須{后,必多有調(diào)戲官家者,宜勿聽之,公等宜早求退,令官家別用一番人?!?/p>
官場風(fēng)云變化,一代天子一朝臣,特別在這個時期的宋朝,風(fēng)雨飄搖,朝廷早已沒有往昔這么安定平天下,天下處處蟄伏著危機。
章惇在貶逐元祐黨人時,還以被貶者的姓名來定貶所。蘇軾貶儋州,是因為蘇軾字子瞻,“瞻”類似“儋”。劉摯貶新州,因為“新”字音近似劉摯字莘老之“莘”。黃庭堅貶宜州,因為“宜”字似其字魯直之“直”字。
不過這僅僅是開始……
李清照的命運也在逐漸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