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盛夏,我從印度德里飛往了約旦安曼,正式踏上了中東之旅。
為了取得落地簽更為保險,一擲千金地買了約旦皇家航空公司直航機票,這要比其他在迪拜中轉(zhuǎn)的廉價航空公司貴一百美金。這種行為有點自暴自棄,于是我決定不買約旦的景點門票了。
約旦有個特點,就是他們的貨幣非常值錢,1 JD(第納爾)是9塊人民幣的樣子,把美金的匯率都比下去了。順利落地簽后,花了3JD坐機場大巴進城,又花了2JD出租車費去安曼老城區(qū)大名鼎鼎的Cliff Hotel。
這家旅館之所以這么有名,因為“磨房”驢友前輩查查、杭州的Shirley、顧曲C3、塵緣都在這里住過,說起查查更是背包客圈里的傳奇人物,他的經(jīng)典戰(zhàn)役是曾在安曼以一種“把牢底坐穿”的精神等待埃及簽證,足足等了四十天,塵緣笑他“連月子都做出來了哦”!據(jù)說查查當(dāng)時每天都躺在床上上網(wǎng),和經(jīng)理談的床位價錢是批發(fā)價,才2.5JD。
按Shirley的指點,把5JD的床位價還到4JD后入住,經(jīng)理安德魯是個巴勒斯坦的老頭,很是友好和善。和他提起查查和Shirley,他印象深刻,于是我們之間立刻搭起了友誼的橋梁。
安德魯很快就發(fā)現(xiàn)我和查查是同一個旅行風(fēng)格的,高段位的資深宅,只要有免費的網(wǎng)絡(luò),就一頭埋進去不動了。雖然我住的是三人間的床位,可一直都是我一個人,于是情況就很完美,想玩到幾點就幾點。有時候為了讓安德魯高興,我才站起身,去外面走一走。
旅館地處繁華商業(yè)地帶,附近就是中心市場、侯賽因國王清真寺,銀行、旅行社、珠寶店也都步行可及。更妙的是旅館樓下就是面包房,便宜又好吃。雖然JD的匯率和歐元有一比,可我很快就適應(yīng)了幣值帶來的心理壓力。
市場里有許多水果,紅提、櫻桃、李子、桃子……全是好東西,價錢比中國便宜多了。我伸手摘一顆紅提嘗嘗時,邊上一個阿拉伯男人突然打了一下我的手,是真打!我愣住了,這才想起來,此時正是伊斯蘭教的齋月。穆斯林都是要封齋的,從日出到日落這段時間不進食,連水也不喝。
旅館對面就是家餐館,晚上時穆斯林們浩浩蕩蕩地坐滿了整條街,開始進餐。我和安德魯就站在陽臺上,迎風(fēng)看他們吃飯時的喜慶場面,也閑閑地聊著天。
安德魯是基督徒,也是巴勒斯坦難民,心里埋著悲傷的往事。他已經(jīng)回不了家了,以色列不給他簽證。中東迷局離我如此之近。我已身在這片流著蜜與奶的土地上,聆聽著他人的悲歡離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