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勃絲是心思極為敏感的人,她對人的觀察方式也有其獨到的一面:
我們在路上遇到一個人,基本上只注意到他的缺陷。我們有這種傾向是很怪異的,然而由于我們不滿自己的這種天性,就創(chuàng)造了另外一套—偽裝。我們偽裝起來,向世界發(fā)出訊號,讓別人能以一種特定方式來了解自己。但是,在你要人們知道的你,和你無法不讓別人知道的你之間是有差距的。這就是我一直說的意圖與效果的裂縫。
換言之,在阿勃絲看來:
人常常要裝出一個正常的樣子讓別人了解,而別人卻往往看到你不正常的一面。
阿勃絲所要表現(xiàn)的也正是這些,就如同博斯沃恩所說的:
她拍出常態(tài)中的畸形,畸形中的常態(tài)。
阿勃絲的攝影技巧是極為簡單的,她一直用6×6 相機的正方形構圖,人物多半是采取正面的頭像特寫,所有被拍攝的人都擺好姿勢準備上照?!都~約時報》藝評家希爾頓?奎瑪對這種手法如此評述:
在阿勃絲的照片里,沒有什么是即興或僅是“捕捉”到的,主題人物有興趣和耐性面對著相機,他們完全意識到拍照的過程,而且合作。這種參與感構成了攝影者與對象之間的交談,使照片表達出一份尊嚴。我想:尊嚴就是這些畸形人物的力量來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