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商鞅變法奠定基礎(chǔ) (2)

秦始皇的霸主戰(zhàn)略 作者:東雄


經(jīng)寵臣景監(jiān)再三推薦,秦孝公三次接見商鞅。商鞅自幼喜好刑名之學(xué),非常尊崇李悝的法家學(xué)說,但他不知秦孝公到底需要什么。頭兩次他想試探一下秦孝公,所以向秦孝公談?wù)摰鄣篮屯醯?。帝道大體上屬于道家學(xué)說,王道屬于儒家學(xué)說,秦孝公認(rèn)為太迂腐無用,根本不感興趣,礙于景監(jiān)的面子,沒有立即起身送客,但自己卻無聊得直打瞌睡。

商鞅探清了秦孝公的想法,第三次則向秦孝公大談霸道,這屬于法家學(xué)說,秦孝公大喜。商鞅的富國強兵之術(shù)讓秦孝公非常興奮,交談中他情不自禁地直往商鞅跟前湊。

秦孝公見商鞅談的霸道合自己心意,決定重用商鞅。商鞅建議變法,但秦孝公怕天下議論,商鞅便對秦孝公說:“愚者暗于成事,智者見于未萌。有高貴品德的人,絕不隨波逐流;建立大功的人,也不去征求每一個人的意見。所以,圣人認(rèn)為要使國家富強,應(yīng)丟棄傳統(tǒng);只要有利于人民,可不必遵循古人禮制?!?/p>

秦孝公說:“你說得對!”

秦孝公召集大臣討論變法的事。大臣甘龍不同意變法,說:“圣人不易民而教,智者不變法而治。按照傳統(tǒng)的風(fēng)俗習(xí)慣教化人民,可不用勞心而取得成功,遵循傳統(tǒng)的法令規(guī)章處理國事,官員們熟悉就可勝任,人民也容易接受?!睒O力反對變法。

商鞅反駁說:“甘龍所說的是世俗之言。普通人習(xí)慣于舊的一套,專家學(xué)者就局限于其所聞。這兩種人,適于做官守法。三代不同利而王,五代不同法而霸。智者制定法令,愚蠢的人遵守舊制;賢者改變現(xiàn)狀,庸碌的人固步不前。改革才能強大稱霸。”

另一大臣說:“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效法古人無錯誤,遵循古法就不會走上邪道。”

商鞅駁斥說:“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所以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不可非議,循禮不足效法?!?/p>

孝公對商鞅反駁守舊派甘龍、杜摯等的高論極為贊賞,立即任用商鞅為左庶長,實行變法。

商鞅立即開始起草變法令,法令計有九條,包括政治、經(jīng)濟兩個方面。

一、政治。

1.編制戶口,定“連坐之法”。編制戶口,五家為伍,兩伍為什。各家互相糾察,“不告奸者腰斬,告奸者與斬敵者同賞;匿奸者與降敵者同罰”。為私斗的,各按其情節(jié)輕重,處以刑罰。

2.以縣為地方行政單位。將若干村組成一鄉(xiāng),若干鄉(xiāng)組成一縣,將秦地分為三十縣,每縣設(shè)縣丞。

3.宗室沒有軍功者,不得給爵秩。

4.為獎勵有軍功者,制定爵秩等級(共二十級爵位),規(guī)定各級爵位占有田宅、奴婢的數(shù)量和衣服的等次。有功的,可以享受榮華富貴;無功的,雖富有也不得鋪張。

二、經(jīng)濟。

1.獎勵耕織。每戶有兩男以上不分居的,就加重其賦稅;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這樣能避免互相依賴,加強勞動主動性。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