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冉琎、冉璞是同父異母兄弟,他們的家鄉(xiāng)在今天的遵義市綏陽縣洋川區(qū)雅家鄉(xiāng)青山村平木臺。冉琎幼年喪母,后來父親娶了繼室,生下冉璞。冉璞生母為人寬厚,視冉琎如同己出,對兩人一般疼愛。兄弟二人自幼勤奮好學,熱衷于研究軍事,經(jīng)常結伴考察各地的軍事關隘和古戰(zhàn)場,以文武全才聞名。
當時播州楊氏的統(tǒng)治者聽聞冉氏兄弟杰出的軍事才能后,曾多次力邀他們協(xié)助治理播州,但二人“屢避不應”。
余玠延聘天下人才,共商抗蒙救蜀方略的時候,兄弟二人一改此前的隱士作派,主動投奔余玠,以在抗蒙戰(zhàn)爭中一展抱負、完成報效國家的夙愿。
余玠見冉氏兄弟來投十分高興,給了兩人很高的禮遇,兄弟二人對此并沒有受寵若驚,也沒有像其他人一樣不斷地給余玠出各種各樣的主意。
經(jīng)過一段時間觀察后,二人斷定余玠是真心抵抗蒙軍且有容納能人志士的胸懷,在認真考察當?shù)厣酱ǖ匦尾⒎治隽藨?zhàn)爭形勢后,他們才向余玠提出了建造釣魚城的建議。
冉氏兄弟認為,釣魚山雄踞三江匯合之處,扼川江之口,地勢險要、易守難攻;如將合州城的防御中心遷到釣魚山上,在此構筑一座堅固的新防城,那么抵擋蒙古鐵騎、保住四川就不會有任何問題。
余玠聽完兄弟二人的建議后,欣然采納并當即向朝廷報告。
不久之后,朝廷下詔封冉琎為承事郎,任合州知州;封冉璞為承務郎,任合州通判,并將修筑釣魚城和合州城遷徙之事交由兄弟二人全權負責。
冉氏兄弟受命后,歷經(jīng)艱辛終于建成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釣魚城。后來,因為受到投降派陷害,兄弟二人回鄉(xiāng)隱居。
冉氏兄弟設計修造的釣魚城在大小200多次戰(zhàn)斗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蒙哥死后,把守釣魚城的宋軍憑借堅固的工事,又和蒙軍抗衡了30多年,創(chuàng)造了古今中外戰(zhàn)爭史上的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