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近下午2點的時候,李佳萍走向初二(4)班,這個巨大L的一樓內角。和她同一層,徐夢濤進了校園,朝著初二(2)班走去,年輕的物理老師張家春則拿著指南針和教案,走向了旁邊的初二(1)班。
北川中學西面臨山,沿山有一塊臺地,被辟為新體育場,400米標準跑道即將竣工。由西往東,地勢逐步降低,依次分布著新教學樓、舊教學樓和舊操場。
下午1點50分以后,午休過的住校生也紛紛從兩棟宿舍樓里走出來。一群人往南,走進臨近的新教學樓,這其中就有陳淋富和他的室友劉繼科,還有高一(1)班的姜棟懷。
高一(1)班的教室在舊樓五層,但當天下午的第一節(jié)是藝術欣賞課,姜棟懷便帶著中午沒做完的化學練習冊和自動鉛筆直奔新樓二層的多媒體教室。不在自己教室上課的還有高二(8)班和初二(3)班。前者去了另一間多媒體教室,舊樓第三層,L形夾角的最中間,后者臨時離開了舊樓,來到了北川中學最老的一棟兩層樓上信息課。
宿舍里出來的另一群人往東走,多數人到舊教學樓就停下了,當天,有16個班在這里上課。還有三個班的人繼續(xù)往東,來到舊操場上,他們是初三(4)班、高一(6)班、高三(7)班。
在北川中學工作了27年的體育老師田強帶初三(4)班,由于初三已經考完體育,他安排了自由活動。舊操場不算很大,除了200米的土場跑道外,還有兩個半籃球場和兩個排球場,這其中,又只有一個半籃球場是水泥地面。
“男孩子都打籃球,初三的搶不贏(水泥場)嘛,就去土場打了?!碧飶娬f。
2點10分,預備鈴響。高二(3)班的李旭坐在教室里閉目養(yǎng)神,他的同桌陳淋富走了進來,也是一副沒睡醒的樣子,兩人“哎”了一聲,算是打了個招呼。
5分鐘前,樓下高二(4)班傳來周筆暢的奧運歌曲《夢想在望》,那是他們的唱歌時間。
化學老師陳虎已經走到舊教學樓二層辦公室外,就是在這里,2007年暑假的一次大雨,從五樓一直漏到二樓,泡壞了很多教具。陳虎在辦公室門口迎面碰上教導主任戴偉中,兩人也打了個招呼,但發(fā)現都沒帶煙,陳虎決定下樓,回家拿煙。
住在學校附近任家坪的李阿姨,和另外三名工人登上新體育場,在這里可以俯瞰整個校園。塑膠跑道已經鋪好,草皮在青黑色的泥土中也長出齊整的新綠,李阿姨和工友們的工作,就是在新操場交工之前,為這一大片草皮施肥。
2點15分,上課鈴響。在新教學樓,陳淋富拿著一張物理試卷心事重重,五一前結束的期中考試,因為有選擇題填錯答案,他的排名跌到了班里的十幾名。
陳淋富家住后山璇平鎮(zhèn),中考成績很不好,但其后穩(wěn)定在全班前六七名,全年級前50名。他曾經對李旭提起,想要考軍校,而在家中,他總是對母親說,要“考一個不要錢的大學”。因為長期務農,陳母的雙手已變成難以洗去的黑黃色,這雙手要負擔的,是陳淋富一年3000塊的學費和住宿費。
在舊教學樓,年輕的張家春讓初二(1)班的同學翻開了物理課本新的一章。他們剛剛學完了《電》這一章,要開始學《磁》了。
2007年9月,張家春第一次走進這里,用拆字法自我介紹,逗得同學哈哈大笑,隨后他在黑板上鄭重其事地寫下“接下來的兩年,要由我來陪你們度過,希望我們合作愉快”幾個大字。
畢業(yè)于綿陽師專的張家春愛打籃球,“動作很帥,但總也投不進”。他總有辦法在課堂上制造驚喜,連描繪水蒸氣噴涌而出都能形聲兼?zhèn)?,那一天,他掏出道具,想從指南針講起,卻發(fā)現指針在不停地打轉。同學們以為是他捉弄人,教室又充滿了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