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潤滑的欲望機器:1957-1964(一)

元化擴散:薩拉·馬哈拉吉讀本 作者:薩拉·馬哈拉吉


漢密爾頓在創(chuàng)作時,對于《新娘,甚至被光棍們剝光了衣服》 中的各種元素進行了或多或少的借鑒。在他的波普作品中,人們可以明顯感覺到,杜尚對新娘/光棍情欲機器的異想本質與廣告/大眾文化中對消費主義欲望的迷思被緊密聯(lián)系到了一起。

漢密爾頓試圖解開消費主義神話的謎底,揭示它究竟是如何創(chuàng)造和演繹的。他的思考在《到底是什么使今天的家庭如此非凡,如此有魅力?》(Just what is it …?) 這幅創(chuàng)作于1956 年的作品中得到了體現(xiàn)。作品描繪了各種反映人類欲望的物品,表現(xiàn)由商品帶來絕對滿足感的瞬間。它令人渴望,又轉瞬即逝,近乎神話。我們似乎可以看到漢密爾頓正以一種既贊賞又懷疑的目光看著畫中的場景。他仔細研究畫面中由廣告構成的“家居設計”。廣告已從“冷冰冰的闡述”轉變成“近乎詩意的描繪”,它利用幻想、白日夢和壯麗美景喚起人們對商品的欲求。人們似乎感覺到,來自身體內洶涌澎湃的欲望與激情和商品直接聯(lián)系在了一起,仿佛這是一種不受任何外力操控的、本能的自然反應。正是廣告這種從“鼓吹”到“說服”的轉變,造就了那個年代的“欲望營銷策略”。

這場景好比一副富有寓意的靜物畫(vanitas),又好比一篇文章,細數大眾消費品制造五官體驗的技巧與方法。漢密爾頓收錄的不僅是“富有說服力的圖像”和“事物的樣子”,更是籍由物品、人體和日常生活的微小細節(jié)所暗示的令人無法抗拒的情欲。在這個由符號組成的系統(tǒng)中,需求和欲望得到了解釋與表達的可能。

但是在這種策略下,真正被消費的,如鮑德里亞(Jean Baudrillard)指出的,并非是商品本身,而是它們代表的神話,也就是消費符號和消費方式。他提醒人們要提防“消費”(法語consommation)的悖論,即,欲望在到達頂峰的同時也被消耗一空(consummated/consumed)。得到的同時又徹底耗盡,滿足的同時又旋即空虛。其結果便是,人們無法控制地、焦躁不安地不斷追求這樣或那樣的消費符號,以獲得滿足,但是與此同時,卻喚醒了只會變得越來越強烈的欲望。

在消費符號制造的“永遠被推遲”(ever-deferred)的快感和杜尚作品中被“延滯”(delay)的新娘與光棍的實質結合中,漢密爾頓找到了相似之處。兩者都在開始與結束之間永恒反復,并表達同一個主題,即對滿足感的無法自拔地苦苦搜尋。在承諾、滿足、阻滯的怪圈中,盛大的頂峰永遠無法抵達。不論是在杜尚的作品還是在汽車設計和廣告概念里,漢密爾頓都發(fā)現(xiàn)類似的暗喻,那就是汽車/女性身體/性高潮。

作于1957 年的《向克萊斯勒公司致敬》(Hommage à Chrysler Corp.)和作于1958年的《她在微醺狀態(tài)中》 (Hers is a lush situation),是漢密爾頓對“欲望機器”這一暗喻的贊頌,表現(xiàn)了廣告創(chuàng)作對暗喻聰明而嫻熟的使用。這兩幅作品將暗喻委婉的外殼剝開,直白地顯示出修辭術的強大說服力——如同“機器新娘”(mechanical bride)和“夢想小船”(dreamboat)是象征情欲快感的符號一樣,汽車被描述成“鍍鉻的性高潮”(orgasm in chrome)25。漢密爾頓把這種聯(lián)系嫁接到了《大玻璃》表現(xiàn)的劇情中。新娘“對高潮的強烈渴求”(intense desire for orgasm)被表現(xiàn)為“三個電影式的綻放”(three cinematic blossoming)。杜尚將“終極目標”(crowning goal)表現(xiàn)成肉色的銀河,在《大玻璃》的上半部分,爆炸的“高潮云”(orgasmic cloud)四散開去。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