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jié) 發(fā)力:自立門戶,沖塞于天地之間

轉身奇才李寧 作者:王虎學


062l程爭爹才李寧 第三節(jié) 發(fā)力:自立門戶,沖塞于天地之間 市場不相信冠軍! 只有求變方能成就永遠的冠軍! 李寧發(fā)力,站在了“股改第一人”的肩膀上。摘去沉重的“紅帽子”, “李寧”更是得以輕松飛翔。 終于,一鼓作氣,李寧在天地之間暢演“中國雄風”1 1.“股改第一人”:理得清,方能走得遠 在李寧的精心運營下,“李寧”1993 年終于有了贏利,年營業(yè)額以近 100%的速度增長。然而,面對成績李寧卻輕松不起來,因為此時在他的 心中,有一個永遠的結,那就是“孩子的身份”——“李寧”是健力寶的 全資子公司,而健力寶的控股股東是廣東三水政府,是國有資產。 此時,隨著不斷的摸索,李寧也逐漸成為了一個很會管理的人,他懂 得知人善用。因此,隨著企業(yè)的發(fā)展,他很早就起用職業(yè)經理人了。 而其中,李寧公司前執(zhí)行董事陳義宏就曾是李寧公司早期股份制改造 的關鍵人物,是他把“中國股改第一人”劉紀鵬帶到了李寧身邊。 “你應該脫離健力寶?!毙郧橹甭实膭⒓o鵬這一句話,讓李寧非常 吃驚。第三章跨界重飛:英雄轉身,一個傳奇品牌在他手中誕生1 063 劉紀鵬認為,李寧公司的產權不清對于李寧今后的發(fā)展是致命的。這 種在過去幾年令他熟悉的現象,已經讓他深信將給未來企業(yè)發(fā)展帶來致命 的負面效應。 因此,38 歲的劉紀鵬極力鼓動李寧脫離健力寶。 此時,李寧陷人了為難。在李寧心中,李經緯對他有再造之恩,如同 他的再生父母,他怎么可能去背叛李經緯? 對于劉紀鵬的建議,李寧問的 最多的一句話是:“如果脫離健力寶,別人會不會說我忘恩負義?”對于這 個建議,李寧十分猶豫,反反復復考慮也下不了決心。 “我看過太多因產權不清而失敗的企業(yè),而李寧是受全國人民喜愛的 ‘體操王子’,無論是他的外貌還是他的人品,都是被國人所認可的,我也 很愿意去幫他?!? 劉紀鵬說:“當時我們常常在一起交流,他很尊敬地稱我為老師,向 我請教一些股權改革方面的事情?!? 于是,這位有著“中國股改第一人”之稱的人決定幫助李寧,推動他 往對的方向走。 劉紀鵬所能做的,就是反復對李寧闡明產權不清的利害關系。 他勸李寧說:“你只是脫離健力寶,并不是脫離李經緯;況且,健力 寶并不完全等于李經緯?!? 最后,性情爽直的劉紀鵬著急了,甚至拉開椅子站起來,對李寧說: “如果你拉不下面子,我去跟李經緯談,跟三水市政府談?!? 終于,在劉紀鵬的力勸下,李寧做出了公司成長過程中一個十分重要 的決定:與李經緯以及三水市政府攤牌分家。 2.“紅帽子”,就此被摘下 攤牌是尷尬的,但李寧又是幸運的。幸運的是他遇到的是大度明理的 李經緯。 當李寧告訴李經緯事情的原委和自己的想法之后,出乎他的意料,原 本以為會反應強烈的李經緯對此競相當大度,完全支持李寧自立門戶。0641囂爭分才李寧 健力寶運動服裝公司是健力寶集團旗下的子企業(yè),所以,李經緯對此 有完全的決定權。 其實,李經緯的大度也是有理由的。早在此前,具有遠見卓識的李經 緯便已意識到了產權問題對于企業(yè)未來發(fā)展的影響。改革開放以來,中國 企業(yè)如雨后春筍般快速成長,李經緯也和大多數企業(yè)家一樣,產權意識開 始蘇醒。 李經緯早已意識到,國有體制既讓企業(yè)有特殊的優(yōu)勢,但也帶來諸多 局限。地方政府對企業(yè)的傾斜毋庸置疑,可是各種限制也同樣嚴重。比如 說,為了完成就業(yè)率,三水市明確規(guī)定,健力寶的員工必須保證本市人占 到45%的比例,各種裙帶關系的輸人更是月月發(fā)生。 在一次接受記者采訪中,當談及健力寶的管理體制時,李經緯曾拍著 自己的辦公桌,神情激動地打比喻說:“健力寶好比這張桌子,始終有一 條腿是行政上級,另一條腿是軍心不定、行事渙散的中層,這兩條腿很容 易垮掉,我的這點老本也很容易吃光的?!? 因此,當李寧提出解決產權問題時,李經緯對此已經有了深入的思 考。他不愿意看到自己一手培養(yǎng)起來的李寧也經歷著像他目前這樣的產權 困惑,因此有意讓李寧另立門戶,擺脫產權的困擾。 三水市政府也沒有太多地阻攔,在他們看來,李寧公司的離開并不會 給健力寶帶來什么實質損失。他們惟一擔心的是,李寧公司會“外移”, 影響地方稅收。當時李寧運動服裝并沒有搬走,三水市政府就放心了。 于是,李寧和劉紀鵬在多次商議之后,便確定了一套完整的股權改革 實施方案。 1994 年 9 月,實施改革方案第一步,成立李寧體育產業(yè)公司,主要作 為控股的母公司,初步實現同資本市場的對接。 至此,“李寧”正式摘下了“紅帽子”,成為由李寧本人掌控產權的企 業(yè)。從公司歷史的意義上看,直到此時, “李寧”才真正出現在中國市 場上。 此番脫身異常順利,此時的“李寧”已經是一個市場金蛋。1994 年當 年,“李寧”銷售額就高達 2.5 億元人民幣。但是,李經緯并未提出過多第三章跨界重飛:英雄轉身,一個傳奇品牌在他手中誕生1 065 要求,健力寶分數次投入的 1600 萬元,李寧分 3 次用現金進行償還。 事后,根據劉紀鵬的介紹,這種償還是在歷史成本基礎上償還的,李 經緯甚至沒有提出補償增值部分的要求。 在第一次“贖身”之后,李寧和家人及其他創(chuàng)業(yè)者擁有公司80%的股 權,健力寶集團在其中留下20%的股權,因為廣東健力寶運動服裝公司的 生產車間,成為李寧集團麾下惟一的自有生產車間。但是,這些股權對于 企業(yè)控制權已經無足輕重,而且在未來的歲月也將被逐步購買和稀釋 至無。 這件事情的重要性,要在多年以后才能體現出來。日后,健力寶就被 困產權改革,最終折戟。 與眾多企業(yè)為此所付出的沉痛代價相比,此次“紅帽子”這個危險的 坎,李寧是在劉紀鵬和李經緯的推動下,及時邁過的。摘下“紅帽子”, “李寧”終于能夠分享私營發(fā)展初期的諸多優(yōu)勢,也為日后的股份制改造 打下了基礎。 由此可以看到,李經緯、劉紀鵬等人肯盡力幫助,與李寧的坦誠、專 注與他傳達出的振興中國體育的強烈愿望一直密切相關。實際上,發(fā)展迅 速的公司總有其異常幸運之處,而創(chuàng)始人的性格、處事態(tài)度、決斷能力和 對目標的執(zhí)著等都是獲得這份幸運的基礎。 3.一飛沖天:一個歷史紀錄的誕生 獨立后的“李寧”,繼續(xù)在劉紀鵬的協助下開始對龐雜的公司架構進 行梳理。 當時,盡管經過改革,但李寧面對的仍然是一個混亂的局面:在全國 各地開辦有十幾家企業(yè),彼此之間互相參股,結構混亂;與此同時,沒有 財務龍頭,結算、融資、投資難以統(tǒng)一,無形資產也沒有量化,這些都不 利于集團的發(fā)展。 面對這樣的局面,在劉紀鵬的協助下,李寧對公司治理進行了規(guī)范, 將北京、廣東、煙臺單家公司合并為李寧體育用品集團公司,同時將全國0661籀窘昔才李寧 各地的其他公司相繼整合到這個核心企業(yè)之中。 梳理后的李寧集團在 1995 年成立,李寧親任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 “李寧”控股層有 6 家全資子公司:健力寶服裝公司、李寧鞋業(yè)公司等; 還有 5 家資產關聯公司是參股層:天津的李寧皮具、北京的李寧體育器材 等;另外有 148 家專賣店和 10 多家加工廠成為協作層。舊的李寧體育產業(yè) 公司變?yōu)橐粋€空殼,公司順利脫身。 脫身后的“李寧”馬上參加了在天津召開的第三屆體育用品博覽會。 在此次博覽會上,“李寧”租用了 1200 多平方米的攤位,相當于整個展館 面積的 1/4,并投資 20 萬元與組委會合辦開幕式。 這次訂貨會上,“李寧”的成交額達 4.5 億元人民幣。據“李寧”網 站介紹當時的情況說,全國有近 500 家參展企業(yè),“李寧”的訂貨量就占 總成交額的一半。就此“李寧”一飛沖天,成為中國體育用品的領跑者。 1996 年初,李寧將公司總部從廣東遷至北京,徹底告別了健力寶。 理清產權關系,對“李寧”來說,是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如果沒有當 年搬出三水市,就沒有現在的“李寧”。解決了產權關系后,李寧大幅度 地對企業(yè)進行調整改革,由此,企業(yè)逐步步人了現代企業(yè)的發(fā)展軌道。 隨后,李寧迎來了脫離健力寶之后的第一次重大體育賽事——第 26 屆 亞特蘭大奧運會。 盡管已從健力寶中脫離出來,但李經緯和健力寶集團體育營銷的辦法 被李寧保留了下來。 這一次,在對亞特蘭大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運動裝備的投標,李寧 延續(xù)一貫思路,大力投人,不惜代價爭奪這一寶貴的資格。 結果幾乎是毫無懸念。最后,“李寧”斥資 800 萬元人民幣一舉擊退 了其他品牌,如愿以償,這一屆奧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惟一指定領獎服、 領獎鞋、T 恤衫、風衣及運動包都授權李寧體育用品集團提供。同時,“李 寧”也為中國體操隊、柔道隊、射擊隊、跳水隊等 8 支國家隊提供了全套 運動服、運動鞋等裝備。 緊接著,“李寧”還在國內推出了“看奧運,穿領獎服,李寧與您共 享輝煌”活動。在全國,“李寧”首次推出5000 套領獎裝備,在 100 家專第三章跨界重飛:英雄轉身,一個傳奇品牌在他手中誕生1 067 賣店出售,每店只售50 套,同時附贈貴賓卡。這批奧運紀念服裝被搶購一 空的同時也增加了品牌知名度。 更為關鍵的是,“李寧”對至關重要的產品創(chuàng)業(yè)一刻也沒有停止過。 在進行轟轟烈烈的市場推廣活動的同時,“李寧”產品的開發(fā)也飛速前進。 此時,“李寧”在產品的多樣化上已經取得了突破。 正是在這樣的攻勢推動下,在一片高歌之中,“李寧”產品的三大主 項——體育服裝、運動鞋、便裝雄踞市場銷售量第一。 隨后,1996 年“李寧”再度發(fā)威,實現了歷史上最高銷售收人 6.7 億 元的紀錄。 棒極了,即便是性格內斂的李寧也禁不住豪情萬丈,制定了“1998 年 到 10 個億,2000 年達 20 個億”的銷售目標。 李寧,輝煌在路上,又一次站在了冠軍領獎臺上。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