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型師Boffy在中環(huán)威靈頓街所開的發(fā)型屋Chin G,經(jīng)常有明星到訪。樓下總坐著些十六七歲的女生,圍著等偶像下來,然后跟他們在行人路到保姆車的那五步路間揮手送花說問好。偶爾經(jīng)過,看她們百無聊賴地坐著,不知她們有否留意到距離十步左右的行人道上,豎立著一個紅色金屬牌,那記載著這里一百年前的驚濤駭浪。
威靈頓街24號,一百年前,為和記棧舊址,孫中山等人就是在和記棧樓上,策劃1903年廣州之役的起義。該役由謝纘泰統(tǒng)籌,富商李紀堂資助,最后事件失敗。我們在中環(huán)吃喝玩樂咫尺間,曾踏過不少百年前革命黨人在此策劃起義的遺跡。時光荏苒,如煙往事淹沒在時間洪流中,還有多少人記得?
香港政府在中區(qū)弄了條孫中山歷史教育徑,在每個景點上豎立紅牌,記下史事,倒算是個功績。和記棧那個,正是歷史徑的終站。往前一點,就只剩下當今在Chin G樓下苦候明星的小Fans。歷史仿佛走至盡頭,是一片嘲弄。沒幾個香港人駐足觀看,幸好偶有些日本游客愿停下拍照,畢竟宮崎寅藏和孫中山、黃興乃生死之交,對日本人來說,孫中山倒有點像半個自己人。
順帶一提,和記棧舊址,現(xiàn)成了賣健康維他命食品的GNC。鋪內(nèi)墻上,寫有一句他們公司的標語:“Things do not change,We change.”(萬物未變,我們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