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琪峰導演喜歡舞臺劇《華麗上班族之生活與生存》,希望我將它改編成電影劇本。原本以為自己再熟悉不過的原創(chuàng)去做這件事一定易如反掌,沒料到幾個月的思考,數(shù)次坐在桌前竟無法下筆。原來改編自己的劇本是件最痛苦的事。
舞臺劇長度是三個多小時,電影是兩小時,不僅只是因為長度,還有不一樣的卡司加入。舞臺劇原本的十三個人物我必須要讓他們改頭換面,或是某些角色必得自動消失。這種感覺就好比一家小公司被大財團收購,擴張業(yè)務的同時要裁員。
我反復翻著二○○八年十月的筆記。里面有一段寫著﹕Fire 誰?這些人誰值得留下?這是劇本中提出的問題?,F(xiàn)在成了我改編時的問題。
雖然當時的首稿是我在五天之內(nèi)也不知哪里來的精力和想象力,至今我還是認為上天派了天使抓著我的手一口氣把它完成的。但接下來一年半演出時,我們每一場都繼續(xù)將它更精準地調(diào)整。每一個演員在反復地演出,衍生,變化,輪旋,自然地讓角色和自己跟舞臺產(chǎn)生關系。角色和自我對話,然后用活出來的生命力去和觀眾對話。八十多場的表演讓我也和每個演員培養(yǎng)出默契﹑友情。如今我必須要親身去讓他們消失。Fire 誰?誰可以留下?這樣的狀況還是頭一回。然而作為編劇這是一份必然的工作。電影﹑舞臺劇的呈現(xiàn)方式本來就不同,改編好玩的地方也是不失原著精神但可以脫離原貌。終于我決定將舞臺劇的一切都留在舞臺上。電影劇本的開始是另一個新故事的開場。他們擁有同樣的名字、時空﹐但他們卻展開了另一段的生活與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