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懶:可以推給別人的事,何必自己做(2)

不淡定的中國人 作者:梁實秋


懶不是不可醫(yī),但須下手早,而且須從小處著手。這事需勞做父母的幫一把手。有一家三個孩子都貪睡懶覺,遇到假日還理直氣壯地大睡,到時候母親拿起曬衣服用的竹竿在三張小床上橫掃,三個小把戲像鯉魚打挺似的翻身而起。此后他們養(yǎng)成了早起的習慣,一直到大。父親房里有份報紙,歡迎閱覽,但是他有一個怪毛病,任誰看完報紙之后,必須折好疊好放還原處,否則他就大吼大叫。于是三個小把戲觸類旁通,不但看完報紙立即還原,對于其他家中日用品也不敢隨手亂放,小處不懶,大事也就容易勤快。

我自己是一個相當?shù)膽械娜?,常走抵抗最小的路,虛擲不少光陰?!凹苌戏菬o書,眼慵不能看”(白香山句)。等到知道用功的時候,徒驚歲晚而已。英國十八世紀的綏夫特,偕仆遠行,路途泥濘,翌晨呼仆擦洗他的皮靴,仆有難色,他說:“今天擦洗干凈,明天還是要泥污?!苯椃蛱卣f:“好,你今天不要吃早餐了。今天吃了,明天還是要吃?!碧瞥母呱僬啥U師,以“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自勵,每天都要勞動做農(nóng)事,至老不休,有一天他的弟子們看不過,故意把他的農(nóng)具藏了起來,使他無法工作,他于是真?zhèn)€地餓了自己一天沒有進食,得道的方外的人都知道刻苦自律,清代畫家石溪和尚在他一幅《溪山無盡圖》上題了這樣一段話,特別令人警惕:

大凡天地生人,宜清勤自持,不可懶惰。若當?shù)脗€懶字,便是懶漢,終無用處?!瓪堮淖∨J咨椒砍Ψ僬b,稍余一刻,必登山選勝,一有所得,隨筆作山水數(shù)幅或字一段,總之不放閑過。所謂靜生動,動必作出一番事業(yè)。端教一個人立于天地間無愧。若忽忽不知,懶而不覺,何異草木!

一株小小的含羞草,尚且不是完全的“忽忽不知,懶而不覺”,若是人而不如小草,羞!羞!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