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此,毛澤東在報告上寫下批示:
劉、周、陳、彭真、小平、陳伯達閱,退定一辦。
我認為這種自由談論,不應當去禁止。這是對學術思想的不同意見,什么人都可以談論,無所謂損害威信。因此,不要向尤金談此事。如果國內對此類學術問題和任何領導人有不同意見,也不應加以禁止。如果企圖禁止,那是完全錯誤的。
毛澤東
2月19日
然而,自從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作了反斯大林的秘密報告,中蘇兩黨公開爆發(fā)了論戰(zhàn)。
那是在1956年2月24日。蘇共“二十大”已經舉行了閉幕式,代表們正準備“打道回衙”。
就在這天午夜,所有代表和新當選的中央委員接到緊急通知,要他們立即前往克里姆林宮,出席重要會議。
蘇共第一書記赫魯曉夫出現在主席臺上。他以口若懸河的演說天才,一口氣作了七個小時的報告,題為《個人崇拜及其后果》。這便是著名的赫魯曉夫秘密報告。赫魯曉夫在“反對個人迷信”的旗幟下,強烈譴責“歷史上最兇暴殘忍的罪犯”斯大林——雖說在十天前,在蘇共“二十大”的開幕式上,赫魯曉夫和代表們一起還曾向“父親和導師”斯大林肅立默哀!
中共代表團沒有應邀出席聽取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出席蘇共“二十大”的中共代表團團長是中共中央副主席朱德,代表團成員有中共中央秘書長鄧小平以及譚震林、王稼祥、駐蘇大使劉曉。翻譯為師哲。
蘇共事先跟中共代表團打過招呼:由于一概不請外國代表團參加,也就不請中共代表團參加了。
不過,對于中共,蘇共還是“優(yōu)待”的。赫魯曉夫剛作了秘密報告,蘇共中央聯絡部就派出聯絡員,手持赫魯曉夫秘密報告記錄稿,向中共中央代表團通報。當時,蘇共的聯絡員一邊念,中共代表團的翻譯師哲當場進行翻譯。另外,中共中央代表團的記錄員還進行了速記。
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使中共代表團深為震驚。
據師哲回憶,朱德最初的反應是:“這是他們自己的事,我們到這里是來做客的。”
鄧小平則說:“這樣對待斯大林是胡來!”
譚震林說:“我們不應該隨便同意他們的意見,應有自己的態(tài)度。但這是他們的內政,我們不一定能影響他們。”
蘇共“二十大”之后,3月1日,蘇共中央主席團專門印制150份赫魯曉夫報告文本,并交給中共中央代表團一份。由于朱德還要去蘇聯南方訪問,譚震林留在莫斯科治病,赫魯曉夫秘密報告文本由鄧小平帶回北京。
在同機返回北京的時候,師哲曾幾度提起赫魯曉夫的秘密報告,但鄧小平始終默不作聲。后來,師哲明白,鄧小平在未向毛澤東匯報前,在不知道毛澤東的態(tài)度前,不愿多談論此事。
鄧小平回到北京之后,中共中央辦公廳立即組織人員翻譯赫魯曉夫秘密報告。
赫魯曉夫報告的中文單行本由中共中央辦公廳分送到中共中央主要領導手中。1956年3月17日晚8時,毛澤東在北京中南海頤年堂召開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首次對赫魯曉夫秘密報告進行討論。
當時的中共中央書記處,與中共“八大”產生的中共中央書記處不同。中共“七大”產生的中共中央書記處,設“五大書記”,即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任弼時。當任弼時在1950年10月病逝后,補入陳云。中共中央七屆政治局沒有設常委,中共中央書記處書記實際上相當于常委,“五大書記”,亦即“五大常委”。中共中央書記處會議,實際也就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