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勤勉辦學促創(chuàng)新

他們奠基西南聯(lián)大 作者:汪龍麟 張仕英


沒有任何事物是一成不變的,鄭天挺的工作也不例外。就在鄭天挺在北大干得如火如荼時,一紙調(diào)令把他由枝繁葉茂的北大歷史系調(diào)進了“僅有教師10人、學生20人”的南開歷史系。面對現(xiàn)狀,鄭天挺依然愉快前行,努力做好南開的“開拓者”。最終憑借著自己的勤奮以及卓越才識,極大地推動了南開歷史學科特別是明清史學科的發(fā)展和壯大,成為校史上光芒四射的一顆巨星。

1952年,全國高校進行院系調(diào)整,鄭天挺去的是南開大學,職務分別是歷史系主任、中國史教研室主任。鄭天挺抱定決心,要把陣容并不強大的南開歷史系,辦成“與國內(nèi)素享厚望的幾所大學的歷史系并駕齊驅(qū)”。這一去,就是漫漫三十載。

在南開,他親自授課,為同學們講授《明清史》《隋唐史》等十幾門課程,學生們對鄭老的講課非常欣賞。他上課從不照本宣科,每次都是帶著幾張長方形的卡片,一張列著提綱,幾張記錄著史料。講起課時往往能夠旁征博引,煞是生動,成為歷史系最受學生歡迎的教授之一。

他除了上課外,把主要的精力都傾注在了教學改革上,重點落在備課和授課上,教學計劃力主創(chuàng)新。主講教師上課前要草擬出教學大綱,后要經(jīng)核心小組審查,再次明確教材的要求,正式講課前還要先在教研組內(nèi)試講一次,正式講授時,教研組主任必須跟班聽課、隨時指導。在這次教學改革中,鄭天挺或?qū)彶榇缶V,或聽課指導,或親自授課,工作量極大,也正是因為有了鄭天挺的親自參與,南開大學的授課水平得到了急速地提高。

鄭天挺還非常重視學術氛圍的培養(yǎng),經(jīng)常在學院里組織全系及教研組內(nèi)的學術討論會,科學研討之風在南開大學風行一時,效果非常顯著,在1962年10月的南開大學第五屆科學討論會上,歷史分會上交論文12篇,在1963年10月的第六屆科學討論會上,歷史系提交論文13篇。為了讓全系師生了解校外學術動態(tài),鄭天挺又經(jīng)常邀請校外學者來系交流研究心得,先后應邀來系作報告的有吳晗等多位著名史學家。真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在上世紀50年代后期至上世紀60年代初,系內(nèi)教師出版了《中國上古史綱》等多部專著。

鄭天挺在延攬人才,擴大師資隊伍、增大招生數(shù)量也做得非常好。到1964年秋天,歷史系內(nèi)教師已增加到58人,學生241人。由于師資力量強大和學術水平頗高,南開大學歷史系已經(jīng)成了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而鄭天挺就是這棵大樹的根。

1980年8月,南開大學史學系首次召開“明清史國際學術討論會”,日本、美國等國家的學者三十多人出席,還有國內(nèi)學者九十多人,陣容之強大,規(guī)模之空前,不能不讓南開大學師生自豪滿滿。南開大學不僅在中國名列前茅,就是在國際上也一下子赫赫有名起來。這卓越的成就無不和鄭天挺的領導分不開的,正像馮爾康所說“要不是鄭天挺敏銳的政治膽識和崇高的學術威望,這樣規(guī)模的會是不可想象的”。而此時,鄭天挺教授已82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