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是在找工作方面比較矬的人,雖然都是中大嶺院的研究生,卻都沒能在廣州找到工作。這種因緣注定要天各一方。臨畢業(yè),他很想去蘇杭逛逛,讓我一起,但我因為去北京體檢時順道逛了山東一圈,沒錢了,也就沒成行,后來他自己去香港逛,背回來一堆偶像寫真。
畢業(yè)后,我出第一本書,他比我還激動,說要買一百本。雖然后來他僅有的一本還是我寄的,但我還是很高興,因為再沒有第二個人說這樣的話。當然,那是因為我再也沒有朋友像他那么浮夸。
前年五月,突然接到他電話,說在深圳,剛參加完港中文的面試,打算讀個博士。他沒和深圳的同學聯(lián)系,卻給我打了電話。電話里他問我還記不記得BLUE是什么,我說我忘了。
元旦的時候,我們班的微信群又火熱起來了。但我和他,都是潛水一派,因為我們都不在廣州。廣州的同學常聚,像當年讀書時那樣。當我一個人在吃年夜的快餐的時候,群里正在通知在廣州哪家酒樓哪個包間。
這時候,我就想起他,發(fā)了微信。他從來不用朋友圈,也從沒微信聯(lián)系過,我根本不知道這個三年多前加的微信能否聯(lián)系上他。我說,X帥,新年快樂,最近好嗎。X帥不代表他帥,就像他們都叫我路總,不代表我是老總。問候他也不代表想念他,只是想知道他過得好不好。別的同學,從群里我就知道他們過得很好。過得很好的人,我就不問候了。
等到他回我,已經(jīng)將近零點。我想到畢業(yè)那年元旦,我和他一起去海心沙倒數(shù),發(fā)現(xiàn)沒有什么倒數(shù),被放鴿子了。于是在后半夜沿著濱江路走回學校,路上買了棉花糖,買了能飛到天上的那種小熒光燈,結果第一次落下就被小孩踩壞了。我們用影子比劃成兩個武士,映在元旦夜的河堤上。
想到這些不是因為別的什么。只因為晚上閑逛,逛到一家潮汕砂鍋粥門前,走進去,點了一碗芥菜牛肉粥,一碗圓白菜燉豆腐,一盤叉燒腸粉。等叉燒腸粉上來的時候,我就想到了廣州,這是我倆常常去吃的菜。
其實,在廣州能吃到的東西,北京基本都有。鄧老涼茶在西單能買到,許留山更是隨處可見。但北京終究不像廣州,隨處轉過一條街巷,就能找到一家茶餐廳。花上十幾二十塊就能吃上一碗腸粉和甜點。
我問他最近好嗎,他回我的是“好好好”。我說有機會來北京聚聚。他回了個OK的手勢。其實我也不喜歡微信聊。我覺得只有兩個人面對面,尤其是坐在一起吃飯,邊吃邊聊,才是最好的。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突然有點明白他為什么取消關注我了。這個原因我有點不好意思說,說了就顯得不謙遜。大概是,他一直覺得我比他有才華吧。但那又怎樣呢,他比我有智商啊。
雖然他把我取消關注了,可他還是我的好朋友啊。
(補記:寫完此文三天,他看到了,主動給我打來電話,說你不要多想,取消關注只是因為你的微博都不發(fā)私生活。你發(fā)布的都是文章,你文章跟生活又沒有關系,我關注它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