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說要采訪陳光標,我遭到了部分學者、教授以及親友的力勸:“他是奇葩,采訪他干啥?”
“我想聽聽他高調(diào)慈善的公益觀,以及為什么要惹出一系列石破天驚的熱點事件,僅此而已?!蔽艺f。
“你還是別去了,將他放涼,沒人關注他的時候,他就不鬧騰了?!庇腥私ㄗh說。
“陳光標高調(diào)做慈善怎么了,質(zhì)疑陳光標不能先入為主,他有問題自然會被繩之以法,在我看來,陳光標和一系列明星做慈善不見得有什么本質(zhì)區(qū)別……明星們就都干凈么?”我回答。
眾說紛紜中,2014年7月3日,我抵達南京。我明白,相信事實,不偏不倚,對記者而言,足夠。
陳光標的辦公樓里,有一層走廊內(nèi)外密密匝匝全是榮譽證書,在榮譽室里,我和他聊了起來。
聊著聊著,他會突然停下說:“我累了,我要吃一塊西瓜?!泵鎸σ粋€個追問,他來不及思索時,會自嘲:“我最近很累,腦子短路,還在倒時差(美國歸來)。歇歇?!?/p>
交鋒
采訪陳光標前,我打開他的微博,隨便揀了一則信息,從他微博留言中選取了一個小時的時間段,摘取網(wǎng)友們的一個個留言:
“有人說你像個大孩子,完全不在乎世界的看法,不過我挺佩服你的勇氣”“一直關注著你,就是想看看你到底有沒有底線”“有人說你做慈善動機不純,政商勾結(jié)”“有人說你簡直像一個神經(jīng)病”……
再難聽的質(zhì)疑,陳光標都不憤怒,一一回復,但一連串尖銳的問題拋出來,又讓陳光標對我的采訪有了質(zhì)疑,說著說著,他不說話了,轉(zhuǎn)而看著我:“我不知道你這次來采訪的動機是干什么,有不少記者說我壞話。”
我告訴他,我想還原一個真實的陳光標,你是什么樣就什么樣。
“真實就好。”陳光標頓了頓,聳了聳肩,顯得放松。
3個多小時的訪談更像是思辨,陳光標告訴我,在他所幫助的人中,80%的人不懂得感恩,這讓他痛心。
“你認為該怎么感恩?”
“將我?guī)椭氖虑閭鞑コ鋈ィ尭嗳酥?。?/p>
“他們沒有傳播的義務,你幫助他們是自愿的,他們接受你的幫助也是自愿的。他們可以不傳播。”
“他們要懂得感恩。要人幫人,如果哪個幫我換肝換腎了,我要開新聞發(fā)布會。”
一系列的交鋒,我試圖說服陳光標接受我“尊重受助者的意愿,他們完全可以不感恩”的公益觀,但無果。
我與陳光標還交流了“暴力慈善”這個概念,陳光標反駁:“我對誰暴力了?我真金白銀捐出去了,我和他們拿著錢合影,他們可以不合影,合完影我又沒有將錢收回……我不是暴力慈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