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大訣竅 高潮閱讀法
浸泡在經典的世界之中細嚼慢咽地品讀固然不錯,但是用這樣的讀法,哪怕讀一本書,都要花費很多時間。而且,有太多經典都值得我們閱讀。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掌握經典的最佳方法首推“高潮閱讀法”。
一本書中光芒四射、凝聚著經典的本質和魅力的地方,我們稱其為“高潮”部分。有人會說,如果僅單獨閱讀作品的高潮部分,就無法把握作品整體的意義。這種觀點固然有道理,但哪怕只讀高潮部分,也能夠感受到作品的獨特魅力。事實上,這樣做能讓我們擁有更多接觸經典著作的機會。
其實,古典教科書也都是靠精選作品的優(yōu)秀章節(jié)匯編而成的。像《枕草子》《徒然草》之類的經典,本來就不是什么大部頭著作,有意思的段落俯拾皆是,文章也不算太難懂,可是通讀完的人卻很少。我個人雖然主張將這些經典著作全篇讀完,但從某種程度上講,有所選擇的閱讀也不乏其合理性。
選擇作品的高潮部分閱讀,不光適用于古代經典,長篇小說或者理論書籍也有精彩絕倫的地方,我們應該將這些部分勾選出來誦讀。一部經典,了解開頭部分的人很多,然而,僅僅知道開頭部分是遠遠不夠的。例如《勸學篇》開卷第一句話,“可謂天不造人上人,亦不造人下人”,福澤諭吉的這句話眾所周知,可他的本意是:盡管如此,學與不學卻造成了人與人的不同。文章的開頭部分未見得就是本質,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這種半瓶醋的態(tài)度只會有害無益。
熟悉某些著名的橋段,會引導我們走近經典。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中的那句“生存還是毀滅”,《裘力斯·愷撒》中的那句“你也有份嗎,布魯圖?”這兩個名句,幾乎盡人皆知。但愿大家從一句臺詞開始,熟悉并了解更多至關緊要的著名場面和經典名言。
至于以男女情愫為主題的作品中,高潮場面更是屢見不鮮。
夏目漱石的小說《其后》中,主人公代助向自己一位朋友的妻子三千代表白了多年來積沉在胸中的愛慕之意,接下來就是高潮場面。
“你可別說什么對不起,”三千代聲音顫抖著打斷了代助的告白,“都是因為我,事情才發(fā)展到今天這種地步,怎么能讓你來道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