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張國燾的長子張海威在多倫多教授數(shù)學,次子張湘楚在紐約做醫(yī)生,三子張渝川在多倫多做工程師。雖是兒孫滿堂,但三個兒子的收入也只夠各自家庭勉強度日。
張國燾和楊子烈到多倫多后,先是住在長子家中,不久便搬到免費養(yǎng)老院居祝由于加拿大政府規(guī)定65歲以上老人可接受政府福利救濟,張國燾夫婦每月還可以領到足以維持生計的養(yǎng)老金,總算過了幾年既享天倫之樂又生活無憂的日子。
1976年,79歲的張國燾突然中風,右半身癱瘓,從此生活不能自理。楊子烈也已年過70,加上行動不便,無力照顧張國燾,只好將他送進加拿大的官辦老人病院。該病院位于多倫多郊區(qū),條件較差,病人多,醫(yī)生、護士少,張國燾的房間只有6平方米。
此時張國燾不僅生活不能自理,說話也已困難,加上與妻子分離,一個人孤苦伶仃無以慰藉,其心情的苦痛可想而知。每當有親友來探望,他都會緊緊握著對方的手,老淚縱橫,令親友萬分心痛。
不僅是病痛折磨著張國燾,貧困的生活也讓他感到度日如年,為了解決治并養(yǎng)病花錢的問題,楊子烈向張國燾當年投靠國民黨時熱情招待他的、當時任武漢警察局局長的蔡孟堅求助。
蔡孟堅居住美國,是張國燾的同鄉(xiāng),兩人感情深厚。聽說張國燾的境遇后,蔡孟堅大為動容,立刻經人聯(lián)絡了時任臺灣“行政院長”的蔣經國,將張國燾此時的困境訴說一番。很快,張國燾便收到蔣經國寄來的1萬美金支票。手握支票,張國燾夫婦激動得老淚縱橫,苦難的日子總算可以告一段落。
1979年11月14日是張國燾82歲生日,張家人特地將張國燾接到張海威家中,準備了豐盛的宴席,為張國燾慶祝生日。很久沒有和家人聚在一起的張國燾,看著圍坐一桌的親人,流著淚吹滅了生日蠟燭。
家人立刻熱烈鼓掌,唱起生日祝福歌曲。受家人情緒感染,張國燾的話也多起來,說話竟不像之前那么困難。
這一天過得格外快。晚上,家人要將張國燾送走時,他戀戀不舍,低聲念叨著:
“病院很冷,我不想回去,還是家里好……”
可最終,他還是被攙扶上小汽車,告別了家人,回到寒冷的病院。但張國燾怎么也沒想到,此次與家人一別,竟是今生永訣。
進入12月,多倫多連日降雪,天氣異常寒冷。12月2日晚上,張國燾蓋著厚重的棉被和不久前楊子烈送來的毛毯,蜷縮著身子睡去。夜里翻身時,被子和毛毯滑落到地上,張國燾被凍醒,由于夠不到地上的被子,只好按鈴請護士來幫忙,可按了很久,無人理睬。
3日凌晨5時,因長時間經受寒冷侵襲,張國燾開始嘔吐,兩個鐘頭后,便不省人事了……當醫(yī)生趕到時,張國燾已氣絕身亡,享年82歲。
張國燾病逝后,蔣經國匯來了3500美元喪葬費,用這3500美元,楊子烈為張國燾購買了壽衣、棺木以及墓地。12月5日,張國燾的靈柩安葬在多倫多公墓。張國燾去世15年后,1994年,92歲的楊子烈壽終正寢,與張國燾合葬于多倫多松山墓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