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曾經說過:“人的生命不在于長短,在于是否痛快活過?!比囊簧c尋常女子相比,自是離奇驚世許多。一直以來,她都忽視生命的長短,在意靈魂的重量。她不甘愿做一個平凡的女人,守著一座長滿青苔的院落,相夫教子。她渴望自由,愿自己若沙礫一般,可以飄飛到每一個被人遺忘的角落。
“我是一個像空氣一樣自由的人,妨礙我心靈自由的時候,絕不妥協(xié)?!边@就是三毛,一個率性而堅定的女子,她活得真實又生動,孤獨又飽滿。她把自己交付給遠方,給沙漠,因為她相信,那里有別樣的風景將之等待。
幸運的是,曾有人攜手,陪她走過風塵飛揚的沙漠。在那片荒涼的土地上,他們經受風霜,嘗歷苦楚,也種植生命。正是因了那幾年的沙漠之旅,讓三毛的人生,三毛的故事,更加神秘莫測,撲朔迷離。
一去經年,盡管許多人,與三毛,曾并肩行走在這塵世。如今我們亦無處將她尋找,她屬于沙漠,屬于漂泊。喜愛三毛的人很多,向往自由的人亦很多,但真正又有多少人,愿意穿越那片茫茫沙漠,與她相逢?
紙上相逢。是的,不過是紙上相逢罷了。三毛的文集,至今仍被千萬讀者深情熱捧。無論是《撒哈拉的故事》,還是《萬水千山走遍》,又或是《夢里花落知多少》,都真實地記載了她走過的路程。一字一情深,一句一生涯。
每個來到紅塵的人,都有一個相守的知己,守候三毛的,則是一個異國男子,他叫荷西。何其有幸,在她行走天涯之時,是這個男子,真心相伴,風雨同行。又何其不幸,待她過盡萬水千山之后,亦是這個男子,離她遠去,陰陽兩隔。
他們曾用六年的時間錯過,又用七年的時間相愛相倚,再用一生的時間別離。在認識荷西之前,三毛背著行囊獨自流浪,淡看離合,不語悲歡。在認識荷西之后,她毅然闖入撒哈拉,視沙漠為她的城池,不懼浮沉,不言滄桑。
這期間,盡管三毛也曾邂逅許多沒來由的緣分,甚至有觸手可及的幸福,有兩情相悅的機緣,但終不被時間成全,與之擦肩。都說,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荷西,就是滄海里的一瓢凈水,是巖石里的一株青草,千帆里的一葉蘭舟。讓她相信,人生該有一場徹底的真愛,才不枉白來。
但愛情終究不是三毛的歸宿,她一生最執(zhí)著,最尊貴的一件事,則是流浪。所以,當三毛遭遇命運殘酷的洗劫,失去荷西的時候,她依舊背負著盛世的孤單,繼續(xù)行走。她相信,世事總會有了斷,無論圓滿或缺憾,都要且行且珍惜。
來者自來,去者自去。三毛與荷西被迫永決,荷西的死,太過倉促,三毛來不及躲閃,就被利劍傷到無以復加。那一段時期,三毛每日每夜,做著一個不肯消停的夢,就是與荷西死別。無數次,她從夢里哭醒,痛入肺腑,不敢呼吸。
她假裝忘記,故作堅強。破碎的三毛,以一種殘缺的美,獨自行走。無論你是否聽過她的故事,知曉她的遭遇,只要打她身邊經過,一定可以看到她臉上的滄桑,心底的傷痕。這個叫三毛的女子,她就這樣帶著傷感的粗糲,帶著遺世的孤獨,一個人徒步,一個人流浪,一個人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