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架軍用值班機從福州飛向漳州(2)

開國戰(zhàn)將 作者:吳東峰


是日,新華社發(fā)布新聞:“我空軍部隊今天在華東地區(qū)上空擊落竄入我沿海騷亂破壞的美制蔣機一架?!边@條簡短的新聞只有32個字。

當時,只有指揮這場空戰(zhàn)的皮定均將軍和少數(shù)人以及臺灣方面才會明白這32個字新聞沉甸甸的分量。

事情的起因在1月8日深夜。

福州部隊某部守備七師船運隊一艘50噸登陸艇從馬尾運物資去青霞浦。艇上10人中的蒲田戰(zhàn)士吳獻狗等3人在途經馬祖海域時突然打死其他7人,駕艇去馬祖投敵。1月9日上午,臺灣方面派飛機去馬祖接吳獻狗等人,并準備在臺北機場召開300人參加的歡迎會。

我軍鼻子底下出了這么大的事,這還了得!當時的國防部長林彪接到了事故報告后批示,我們最擔心的就是自己人打自己人!

國防部長的批評言猶在耳,皮定均將軍當然覺得無地自容。然而,將軍是一位極有韜略的人。當一些人在忙于批評部隊、忙于檢討自己時,一個大膽的作戰(zhàn)方案在他心中醞釀成熟了。于是,便有了前面所記的那幕精彩的空戰(zhàn)場面。

據(jù)事后查明,那架HV—16海上救護機上乘坐的人員有吳獻狗等人和臺灣一位政工處長。臺灣當局精心策劃的臺北機場歡迎會成了一幕丑聞。

皮定均將軍不辱使命。

1973年12月12日,毛澤東主席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提出大軍區(qū)司令員互相對調的建議。22日,中央軍委發(fā)布命令:為了加強軍隊建設和反侵略戰(zhàn)爭的準備,使軍區(qū)主要領導干部交流經驗,熟悉更多地區(qū)的情況,經毛主席、黨中央決定,北京與沈陽、南京與廣州、濟南與武漢、福州與蘭州八個軍區(qū)司令員互相對調。

在這次軍隊領導大換防中,其中七位司令員都被調往比較陌生的軍區(qū)就任新職,只有皮定均將軍一人例外。四年前,他才從福州軍區(qū)調往蘭州軍區(qū)任司令員。這次卻仍然讓他回福州——他曾工作了十六年的老部隊。當時軍委的考慮是福建前線情況復雜,將軍回去有利于穩(wěn)定。

毛澤東主席大筆一揮:“同意?!边@是毛主席、黨中央對皮定均將軍的信任。

20年后的今天,記者冒著酷暑到福建沿海采訪。令筆者沒有想到的是,所到之處,這些老戰(zhàn)友、老部下、老鄉(xiāng)們提起將軍竟有說不盡的話題,說不完的故事。

老人們說:1962年緊急戰(zhàn)備,皮定均將軍幾度往返于北京、福州之間,統(tǒng)籌著福建前線的抗登陸作戰(zhàn)部署。他甚至帶領所有一線守備連連長乘坐海軍守衛(wèi)艇環(huán)島航行,觀察設防部署中的“漏洞”。后來,國民黨部隊終究未敢輕舉妄動,除了國際政治背景外,與將軍狠抓戰(zhàn)備落實不無關系。

老人們說,1963年以后,國民黨當局改變了策略,不停地派出小股武裝人員對我閩粵沿海一線進行襲擾、破壞。皮定均將軍研究了歷次小股襲擾的特點,制定了“以小制小”的作戰(zhàn)方案。這一作戰(zhàn)方案的實施迅速改變了原來“處處設防,防不勝防”的被動局面。從1962年至1965年7月,我東南沿海共殲滅國民黨小股武裝和特務90余股共1000余人,其中大部分在福建沿海。

飛機開始緩緩下降。此時,四周是一片祥和的白云,大海依然平靜而美麗,碧綠色的島嶼如同一串翡翠珍珠。皮定均將軍想,從天穹俯瞰大地,真是美不勝收!

1966年后,臺灣海峽風平浪靜。然而不幸的是,“文化大革命”爆發(fā)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