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說:“現(xiàn)在天下老百姓吃盡了王莽當政的苦頭,又重新想起劉家主政天下的好處。聽說劉氏宗室起兵,老百姓沒有不歡天喜地望風歸順的,就像脫離虎口回到慈母身邊一樣。更始王朝胡作非為,君臣淫亂,權(quán)臣和貴戚驕橫不法,隨心所欲地欺壓百姓,老百姓苦不堪言,甚至想起王莽當政的種種好處來。所以我斷言,這樣的更始王朝一定會失??!主公您起于南陽,大戰(zhàn)昆陽,挫敗王莽的百萬之師?,F(xiàn)在您平定河北,又以人為本,德義為先,懲惡揚善,自律甚嚴,您的功勞和名聲人所共知。如果您繼續(xù)以仁義征服天下,以正義戰(zhàn)勝邪惡,整個天下發(fā)一紙公文就可以平定。江山是最重要的,主公您只能自己得到,絕對不能讓別人獲得。”
耿弇說的與劉秀心里想的完全一致,只是劉秀忍而不發(fā),自己不說,也不想讓別人隨便說破罷了。朱祐莽撞,首先把話說破,被劉秀訓了一通。
而年僅22歲的青年干部耿弇果斷而明確地向劉秀建言,其機智之高明,謀慮之深遠,確是非常人能比。
完全可以肯定的是,劉秀抗命自立的想法蓄謀已久,耿弇力勸并自告奮勇北上發(fā)兵,堅定了他的信心,加快了他的節(jié)奏。
勸劉秀稱帝的親信,并非僅僅是朱祐、耿弇,意見被劉秀樂于接受的也并非耿弇一人。
銚期也對劉秀提出了稱帝的建議。
他是劉秀在攻打潁川時親自征召的人才,從基層軍職干起,完全憑著自己的德行和才干脫穎而出,在剿平王郎的多個郡縣、攻克邯鄲時充分展示了自己的俠肝義膽和機智勇敢,立下汗馬功勞,被封為虎牙大將軍。
他對劉秀誓死忠誠,也得到了劉秀絕對的信任。
有一天,銚期求見劉秀,在匯報工作的同時,乘機勸劉秀擁兵自立,稱帝當一哥。
他說:“河北這一帶,與邊塞毗鄰,人們習慣打仗,向來以勇猛著稱?,F(xiàn)在更始王朝不修政治,國勢危在旦夕,天下百姓,無所歸依。主公您擁有山河之固,精銳之師,所作所為順應(yīng)老百姓思漢之心,如果稱帝,天下誰敢不從?”
劉秀聽了,笑道:“你想讓你上次傳蹕的事成為事實嗎?”
這件事是在四個多月以前,在王郎的追殺下,劉秀率眾逃離薊城。由于老百姓圍觀擁堵,劉秀一行幾乎無法走動,關(guān)鍵時候,銚期躍馬挺戟,怒喝一聲“蹕!”硬是沖出一條路來。
這個“蹕”字就是為皇帝車駕開道才能喊的專門用語。
好了,反正抗命更始、自立為帝只是時間問題,本來就不是什么秘密,又被下屬說破,說破就說破吧!
劉秀對銚期的勸進,報以幽默的反問,而不是像訓朱祐那樣嚴肅和謹慎。
他這樣做除了對銚期的高度信任(他也同樣信任朱佑),也有順應(yīng)部下的要求,從而達到順其自然、水到渠成地稱帝的考慮。
事情到了這個份兒上,確實不能再客氣了,干吧!
于是,劉秀立即與更始翻臉:向更始派來的使者回話,河北尚未平定,不能去長安!從此,劉秀與更始王朝徹底決裂。
緊接著,劉秀立即封耿弇為大將軍,北上幽州征調(diào)十個郡的兵馬。
由于耿弇此行關(guān)系重大,劉秀覺得應(yīng)該加派人手。事不宜遲,他找來鄧禹,商量意見。
鄧禹推薦了吳漢。
劉秀立即封吳漢為大將軍,讓他與耿弇一起到幽州出差,征調(diào)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