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觀舞(1)

世界美文觀止 作者:張守仁


[英]約翰·高爾斯華綏

約翰·高爾斯華綏(1867—1933),英國小說家、劇作家,擔任過國際筆會會長。早年入牛津大學(xué)攻讀法律,1895年開始文學(xué)寫作。著有短篇小說集《天涯海角》,長篇小說《福爾賽世家》三部曲、《現(xiàn)代戲劇》三部曲、《尾聲》三部曲等,劇本有《銀盒》《鴿子》《逃跑》等26部。他的作品注意塑造典型性格,文筆自然流暢,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1932年因《福爾賽世家》中體現(xiàn)出來的卓越的描寫藝術(shù)而獲得諾貝爾文學(xué)獎。

這篇《觀舞》描寫跳舞的女孩們出場時穿著單薄,頭發(fā)散開,面孔端莊,有的白皙豐滿,有的棕褐窈窕,“個個歡欣愉快,天真爛漫”,“每個跳步,每個轉(zhuǎn)動,仿佛都是出之于對生命的喜悅”,笑與愛“從她們肢體的雪白而靈動的旋轉(zhuǎn)中息息透出,光彩照人”。

高爾斯華綏畢竟是大作家,感受細致,語匯豐富。他描寫那個扮演美童追求者的女孩,一個個追逐動作的造型,仿佛是綿延不斷的畫,猶如點水蜻蜓翩翩愛戀于睡蓮花,——“表達了一縷攝人心魄的細細幽情”。

作者尤其迷戀于那個頭戴白花冠的俊美女神的獨舞。她閃轉(zhuǎn)跳動時“短裙之上,絳英瓣瓣,衣衫動處,飄飄欲仙”,“她那嬌小的秀顱與腰肢之間處處都燃燒著律動的圣潔火焰?!?/p>

他描述小天使們的舞蹈,在臺下引起歡聲雷動,而他和友人如癡如醉,如夢如幻,感動得“用指尖悄悄地從眼邊拭淚……”

某日下午我被友人邀至一家劇院觀舞。幕啟后,臺上除周圍高垂的灰色幕布外,空蕩不見一物。不久,從幕布厚重的皺褶處,孩子們一個個或一雙雙聯(lián)翩而入,最后臺上總共出現(xiàn)了十多個人。全都是女孩子:其中最大的看來也超不過十三四歲,最小的一兩個則僅有七八歲。她們穿得都很單薄,腿腳胳臂完全袒露。她們的頭發(fā)也散而未束。面孔端莊之中卻又堆著笑容,竟是那么和藹而可親,看后恍有被攜去蘋果仙園(指希臘神話中由四位姊妹共同看守的金蘋果園。文章這里指被引入一個仙境,而舞蹈者又都是女孩子,故引出這個聯(lián)想。)之感,仿佛己身已不復(fù)存在,唯有精魂浮游于那縹緲的晴空。這些孩子當中,有的白皙而豐滿,有的棕褐而窈窕;但卻個個歡欣愉快,天真爛漫,沒有絲毫矯揉造作之感,盡管她們顯然全都受過極高超和認真的訓(xùn)練。每個跳步,每個轉(zhuǎn)動,仿佛都是出之于對生命的喜悅而就在此時此地即興編成的——舞蹈對于她們真是毫不費勁,不論是演出還是排練。這里見不到躡足欠步、裝模作樣的姿態(tài),見不到徒耗體力、漫無目標的動作;眼前唯有節(jié)奏、音樂、光明、舒暢、特別是歡樂。笑與愛曾經(jīng)幫助形成她們的舞姿。笑與愛此刻又正從她們的一張張笑臉中,從她們肢體的雪白而靈動的旋轉(zhuǎn)中息息透出,光彩照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