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丁玲傳》 北上與南下(6)

丁玲傳 作者:李向東 王增如


1937年1月10日,彭德懷、任弼時率領(lǐng)紅軍總司令部和主力部隊抵達三原,逼近西安,以配合張、楊領(lǐng)導(dǎo)的東北軍和第十七路軍作戰(zhàn)。丁玲這時剛從陳賡率領(lǐng)的紅一軍團一師,轉(zhuǎn)到賀龍領(lǐng)導(dǎo)的紅二方面軍司令部,就接到通知,要她迅速趕到總司令部,準(zhǔn)備接待一個外國女記者??偛客ㄓ崋T帶了馬來,把她接到三原縣的杜里,這是一個古老的鎮(zhèn)子,有一個戲臺、幾塊石碑、保存完整的城墻,出入只有一個很小的城門。大約在1月13日,從城門走進來一群風(fēng)塵仆仆的青年人,丁玲驚喜地看到了史沫特萊。史沫特萊緊緊擁抱她,高聲大笑著說:“我們坐卡車從西安來,但是你們這里的城門太小了,卡車開不進來!”

史沫特萊來采訪紅軍,她依靠一個北平學(xué)生當(dāng)翻譯,立即跟一些士兵交談起來,抓緊搜集材料。她想多看幾個地方,過了兩天丁玲陪她去紅二方面軍司令部,吃晚飯時賀龍見丁玲穿的皮大衣太舊了,問是從哪里搞來的?丁玲說是在定邊前線時彭德懷總指揮送的,很暖和。賀龍里外翻看了一下,說皮子還不錯,面子太舊了點,脫下來放在這里,找個人改一下!過了兩天,賀龍派人把重新改做并且換了新面子的大衣送來了。史沫特萊很羨慕。

她們又騎馬去了三原縣的紅軍前敵總指揮部。彭德懷在長征中落下的胃潰瘍病發(fā)作,胃疼得厲害,史沫特萊送他一些藥品、奶粉和蘇打餅干。史沫特萊記錄了在前敵總指揮部的一個夜晚:屋子里燒著火盆,她與彭德懷討論一些嚴(yán)肅的話題,“丁玲和任弼時——這支部隊的政治委員——則在討論他們所謂的‘革命浪漫主義’,我從他們的談話中聽出,這指的是兩性之間的隨意結(jié)合!他們還用開玩笑的口氣稱之為‘亂打游擊’。丁玲曾談到柯倫泰的著作《三代人》,而任弼時則引述了列寧反對把兩性關(guān)系看得不比喝一杯水更重大的著名言論”。這時收音機里傳出國民黨歪曲事實的反共宣傳,“有人關(guān)掉了收音機,屋里頓時靜得出奇,我環(huán)顧四周,只見所有的人都凝視著各自的前方。彭德懷矚目于炭火深處。丁玲坐在桌旁,倚著雙臂,身向前傾。兩支燭火向屋頂裸露的椽木投去朦朧的光,在桌子腿上引起微弱的反射。屋里靜得讓人感到沉重而壓抑”。

任弼時交給丁玲一個任務(wù),要她陪同史沫特萊去延安。

西安事變之后,東北軍撤出延安,由紅軍接管,1937年1月中共中央機關(guān)進駐延安。丁玲說:“離開前方我不愿意,但陪她,能同她一道走卻是我樂于從命的。第二天,我們就乘大卡車北上。沿路我們雖然不能暢談,但彼此的一言一笑一揮手,加上幾個簡單的英文單字,還是使我們愉快歡欣。兩天后,我們到了延安?!?/p>

史沫特萊生于美國,比丁玲大14歲,1928年擔(dān)任著名的德國《法蘭克福日報》駐華特派記者,來到上海,1931年認(rèn)識了丁玲,遂來往密切,1932年上海許多次大型群眾抗日集會都是她通知丁玲參加的。史沫特萊熱情謳歌中國人民的解放斗爭,受到國民黨反動派的迫害,希特勒上臺之前不久,《法蘭克福日報》被納粹分子接管,她被解聘,1935年再次來到上海,投身為中國紅軍爭取國際醫(yī)藥援助的工作。史沫特萊個性異常鮮明強烈,她執(zhí)拗的意志、堅定的追求、火一樣的熱情、奮不顧身一往無前的獻身精神,給予丁玲巨大的影響。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