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丁玲傳》 上海大學(1)

丁玲傳 作者:李向東 王增如


初見瞿秋白是在南京。1923年8月,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在南京舉行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期間,施存統(tǒng)帶他來看冰之和劍虹。施存統(tǒng)的愛人王一知,是她們的同學、好友。

秋白“瘦長個兒,戴一副散光眼鏡,說一口南方官話”,話不多,很機警,冰之和劍虹立刻斷定,“他是一個出色的共產(chǎn)黨員”。第二次來,秋白的話多了,講蘇聯(lián)故事如同“熟練的廚師剝筍”,當他知道她們喜歡耿濟之翻譯的俄國作品時更加高興,他和耿濟之是北京俄文專修館的同學,兩人的成績最優(yōu),商務印書館的《托爾斯泰短篇小說集》就是他們合譯的?!八至信e些她們還沒有讀過的名作,用他的善于描摹的言語,于是故事便更有聲有色了。他又不忘了說一些名人軼事,有趣的,或是戀愛的。這都是人們所最愛聽的。所以漸漸她們都忘了一切……她們都覺得投機得了不得”。瞿秋白憑借豐厚的俄國文學素養(yǎng),讓兩個深愛俄國小說的女孩子為之著迷,她們緊閉的話匣子也打開了。

秋白很有興趣地聽這兩個女孩子講“這一年來的東流西蕩的生活”和“不切實際的幻想”,建議她們?nèi)ド虾4髮W文學系聽課,說那是一個正規(guī)的學校,“可以學到一些文學基礎知識,可以接觸到一些文學上有修養(yǎng)的人,可以學到一點社會主義”,并保證她們到那里可以自由聽課,自由選擇。施存統(tǒng)也加入動員,她們同意了,秋天進入上海大學,但只能在中文系做旁聽生,冰之在一年級,劍虹在二年級。丁玲后來戲稱:“我在上海大學旁聽了差不多一年,還是走后門進去的?!?/p>

上海大學地處閘北青云路,前身是私立東南師范學校,于右任1922年10月出任校長后改名上海大學,但他只是掛名校長,李大釗1923年4月介紹鄧中夏到校任校務長,管理全校行政事務,后又介紹瞿秋白到校任教務長兼社會學系主任,這個系完全掌握在中共手里。施蟄存說,施存統(tǒng)雖然只是教授,但因為發(fā)表了一篇《非孝》,社會名望高于瞿秋白,所以丁玲最初“崇拜的是施存統(tǒng)”,“到了1924年,瞿秋白在社會學系講課的聲望超過了施存統(tǒng)”。冰之在周南就讀過《非孝》,而瞿秋白,她們僅僅“覺得還是可以與之聊天的”。

茅盾說,上海大學“是黨辦的第二個學校”,校舍比較簡陋,“它沒有校門,不掛招牌,自然沒有什么大禮堂了。把并排的兩個房間的墻壁拆掉,兩間成為一間,算是最大的講堂”,師生關系民主,學習風氣活潑,“培養(yǎng)了許多優(yōu)秀的革命人才,在中國的革命中有過卓越的貢獻”。

冰之發(fā)現(xiàn),這里的確比較正規(guī),教員不大缺課,同學們也一本正經(jīng)地上課。她迷戀上沈雁冰講授的希臘神話,從《奧德賽》、《伊利阿特》這些遠古的、異族的離奇美麗故事中產(chǎn)生許多幻想,并去翻閱歐洲的歷史地理,劍虹喜歡聽俞平伯講的宋詞。但“最好的教員卻是瞿秋白。他幾乎每天下課后都來我們這里”,他不講唯物主義和剩余價值理論,聊天的話題是文藝復興、唐宋元明和普希金的詩,他既懂藝術又懂人生,很快就超過施存統(tǒng),征服了兩個女孩子的心。

冰之和劍虹看不慣那些花枝招展的女學生,比較接近的同學有楊之華、張琴秋、彭述之的妻子陳碧蘭等,男同學中戴望舒、施蟄存、孔令境對她們很好,但來往不多,丁玲后來回憶說:“我們則有些傲氣?!北憩F(xiàn)之一,是演戲時女同學都爭搶主要角色,她們卻去演兩個誰也不愿演的丫鬟,“我還有幾句臺詞,劍虹只是在臺上站一會,走幾步”。人之高低貴賤不在舞臺上的角色,不屑與俗人爭搶才顯出清高孤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