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回憶先師程繼仙先生 (2)

中國戲劇大師回憶錄 作者:梅蘭芳 馬連良 程硯秋


我很興奮地從上海到了北京,由硯秋陪同我去拜訪了程老師。見面寒暄一番之后,程老師忽然對我說:“我聽說你在大學里當講師,不用說,你是有文墨功夫的,既然有文墨功夫,那么什么事都干得了,何必一定要往戲圈里鉆呢?你別凈看好角兒拿大包銀,這是不容易的。你要知道我們這一行,吃得好是戲飯,吃不好是氣飯,像我們家是三代吃戲飯的 ,到今天我還想改行呢!”豈知那時我是戲迷心竅,向我說別的話,或者還聽,教我不要唱戲,那是焉得能夠。當下表示決意下海,什么艱苦都愿意承受。程老夫子見我主意堅定,也不好再勸我,就向我說:“你如決意要干也好,我總盡心教你,不過我的能戲不多,往后別笑老師會得太少就結了?!蔽艺f:“老師太謙了,我希望你的能耐,能教我十分之三四,我就心滿意足了!”老師又問我:“你會多少出京戲?。 蔽以缌系嚼蠋熡写艘粏?,所以在火車里 已經在打算,如果老師這樣問,我應當怎樣回答,因為這問題對我的學戲前途很有關系的。那時我在上海,京戲部分都是蔣硯香先生所授,蔣先生是杜蝶云前輩的徒弟,文武昆亂都拿得起來,可惜他困于煙霞,搭班時常誤場,只能教戲糊口。那時我會的京戲,正角配角一起算起了,也有七八十出,可是自己估計一下,恐怕十九見不得人,何不干脆說不會?所以我就回答:“我只會唱昆曲,現(xiàn)在來拜老師,就是想從昆曲改唱皮黃?!惫焕蠋熀芨吲d地說:“那太好了!你要是會個三出五出,修修改改那就麻煩了!”我知道老先生們都情愿教生坯子 ,不愿意教一知半解的人,常常聽得老先生們這樣說:“這孩子真是塊材料,可惜開蒙開壞了,要改過來,可得費勁呢!”其實,程老師知道我會一些京戲,見我這樣表示,證明我不敢自負,虛心好學,所以很贊許我。這初次的會面,給我們師生關系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戲班的拜師,本來是很平常的事,但是我的拜師典禮,卻十分隆重。因為這是程老師頭一次收徒弟,同行來道喜的特別多,所有北京的小生同行全都到齊。假座楊梅竹斜街兩益軒設宴招待,來賓一百余人,好不熱鬧,事隔多年,回憶當時盛況,猶覺歷歷在目。拜師后我們師生同班,都在程硯秋劇團中演出,因為程老師不愿意演新戲,所以如“碧玉簪”、“青霜劍”等新戲都由我唱,“販馬記”、“玉堂春”等老戲由程老師唱,當初硯秋所以要我下海,就是希望我和他多演新戲。自我拜師以后,程老夫子的不收徒弟的例子開放了,于是葉盛蘭、俞步蘭、尚富霞 三位師弟先后拜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