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河縣下轄的拉撲楞鎮(zhèn)。
在紅石青旅,我拾階而上。
踩在木樓梯上的腳,忽然之間變得非常沉重。
從朋友那里得知,早我一年,S先生他們在甘南時,正是居住于此。
時隔一年,陰錯陽差的,又重復(fù)走著他走過的路,住他住過的店,我站在二樓昏暗的走廊里,看著盡頭的房間,黑暗中有濃重的灰塵的氣味,像是有一列載著我駛向過去的列車,駛向我內(nèi)心深處的懷念和不舍。
到這一刻,我才發(fā)現(xiàn),人生中有些感情的確是可以隨著歲月的推移而淡出的,但有些感情卻將糾纏終生。
對于那些僅僅只是擦肩而過的人,浮光掠影的事,尚能在生命中占據(jù)一個或大或小的角落,何況是曾經(jīng)相伴走過一程的人。
無數(shù)的人都曾說起,不要活在過去,事實上沒有任何人可以活在過去,但回憶不可替代。
是時間還不夠長嗎,我站在那扇門前,猶豫著要不要敲開門進去,盡管我知道門后面并不是過去的時光。
將要直面的與已成過往的,較之深埋于我們內(nèi)心的,皆為微末。
那一刻,我想起了這句話。
所有的回憶都沒有走遠,所有的期待,沮喪,灰心,隱忍,壓抑,這些情緒從來都沒有真正平復(fù)過。
當命運像開玩笑一般將我投擲在最不愿意面對的窘境時,我對自己產(chǎn)生了無法抑制的失望。
我發(fā)現(xiàn)自己依然沒有進步,依然是一副手無寸鐵的蠢樣子,面對往事的逆襲,束手無策。
下雨的夜晚,來自五湖四海的旅客都擠在一樓的大廳里,我一邊聽歌一邊修著下午在拉卜楞寺拍的照片。
那是一張喇嘛的背影,紅色的墻,紅色的喇嘛服,但說不清楚為什么,在這張照片里,紅色完全沒有彰顯出它原本該有的張揚和喜慶,反而透露出深深的寂寥。
下午在參觀拉卜楞寺的時候,這個年輕的喇嘛是我們的導(dǎo)游,藏族人,但漢語說得很流暢。同一批的游客中有那么幾個人很不討人喜歡,聲音又大又吵,走到哪里都要舉著相機咔嚓咔嚓,個別無聊的人甚至提出一些相當冒犯的問題,但他沒有露出絲毫怒色,始終是一臉的淡然和平和。
從一座殿轉(zhuǎn)去另一座殿的途中,我走在他的旁邊,大概是見我一直比較沉默的緣故,他反而主動跟我交談起來,我問他:“面對那些人,不會產(chǎn)生反感嗎?”
他淡淡地笑,說:“不會,這也是修行?!?/p>
那個下著大雨的夜里,我在故人住過的旅店,趴在昏暗的燈光下將我最喜歡的那首詩寫在了隨身攜帶的日記本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yīng)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趾爪,鴻飛那復(fù)計東西。
我想你大概永遠不會明白,我做很多事情真的沒有別的理由,僅僅只是因為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