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總理稱這次歐洲議會選舉對整個歐洲是一場“地震”。抵制歐盟的力量在希臘當然更嚴重,他們不檢討自己詐欺加入歐元區(qū),不感謝德法紓困,左派民粹主義政黨(Syriza)大勝執(zhí)政黨,信奉納粹主義的金色黎明黨也在歐洲議會獲得了幾個席次。當傳統(tǒng)的政治力量被批評為“官僚”、“僵硬”、一無是處時,取而代之的不是什么高明的“新勢力”、“新主張”,反而全是“舊政治”的復辟,西班牙高叫“我們可以黨”,除了反財政緊縮、反低工資外,便是反移民、反開放、反歐洲認同。
歐盟共28個成員國,多數(shù)國家處于高失業(yè)率經(jīng)濟零成長狀態(tài)。沒有一個國家的“新興”政黨,嚴肅地檢討過去“工時過低”、“退休過早”、“社福支票亂開”……簡單講,歐洲人太懶,最終使歐洲喪失競爭力,這件“事實”沒人承認也沒人面對。所有的憤怒出口,全涌向“國族認同”、“反歐盟”。
法國極右派國民陣線領(lǐng)導人是位聰明內(nèi)斂的女性領(lǐng)袖瑪琳·勒龐(Marine Le Pen),她于競選期間最常提到的字眼便是“我們的憤怒”,每一場造勢場合皆放著《馬賽進行曲》,瑪琳·勒龐這一招共獲得43%工人和37%失業(yè)者的選票。法國總理的話,我聽了莞爾熟悉也嘆息,“長期以來,我們的國家一直面臨認同危機,有關(guān)法國在歐洲的地位及歐洲在法國地位的認同危機?!?/p>
法國目前2014年第一季失業(yè)率10.2%,去年經(jīng)濟成長率0.3%,經(jīng)過這場大選,未來歐洲議會代表的絕不只是“歐洲一體理想的破滅”,更是對現(xiàn)狀經(jīng)濟不滿后,回頭擁抱舊政治的“議員組合”。共751席中,反歐派獲得140席,約五分之一。里頭成員有仇外種族主義者、有否認大屠殺的新納粹主義者、有反歐派的抵制者……歐洲若干專家預言未來歐洲議會開會時,可能出現(xiàn)“不文明”的會議過程。(我心里想,該不會演出臺灣“立法院”的局面吧?)
德國是此次極右派的輕災區(qū),這個在八十年前全球極端種族主義的濫觴地,此次歐洲議會大選反移民派僅獲1%選票取得一個席位,質(zhì)疑歐洲一體化的新政黨獲7%選票,執(zhí)政聯(lián)盟仍大勝。德國總理梅克爾面對歐洲“舊勢力”的崛起,表示“值得注意,令人遺憾”,她認為各國只有讓經(jīng)濟成長、就業(yè)回升,才能贏回“歐洲”選民的信心。
歐洲一直是思想的搖籃,從啟蒙、民主、自由、民族國家到歐盟,如今歐洲的“實況轉(zhuǎn)播”其實等于在告訴全球一件事:經(jīng)濟大衰退后,那個歷史的幽靈又回來了,曾經(jīng)撕裂世界的“認同政治”又回來了:“舊政治”對失業(yè)、國家競爭力、貧富差距一點貢獻幫助都沒有,但它向來是顆迷幻藥,迷惑脆弱時代脆弱的心靈。
歷史的風吹回來,歷史再次復制,復制文明的墮落,復制思考的墮落。于是我們看著世界上各地有識之士紛紛加入動物園的黑猩猩行列,成了我們生活中再也逃不掉的鄰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