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行者演義:神游成都記(7)

每個人的故鄉(xiāng)都在淪陷 作者:冉云飛


在這高檔菜中,當數(shù)上南大街譚府菜中的鮑魚翅——無論是紅悶魚翅、酸辣魚翅還是南瓜魚翅——的味道最好,不過這好像不屬于傳統(tǒng)川菜。但如果你所在城市里沒有譚府菜的分店,而你又有錢,不妨去品嘗一番。至于吃火鍋,我強烈推薦百壽路的紅景天火鍋,地方雖然不起眼,但可以說這是我與許多朋友如王怡等人的窩子,雖然老板并不認識我們?;疱伒睦蔽蹲圆槐卣f是很地道的,其中的鹵品如鹵鴨舌鴨腳等非常好吃。我很少吃雞肉,因為我覺得一般雞肉與蠟燭、橡皮沒有什么兩樣。除了鄉(xiāng)下土雞,以及朋友雨樵的夫人小馬涼拌的雞肉我要吃外,就紅景天這火鍋雞了。魚我也不愛吃,但祥和里的三只耳冷鍋魚,我上次請一幫外地和本地網(wǎng)友來吃,他們大呼過癮,魚好吃,鹵鴨舌也地道。

像那些太過著名的吃食,在網(wǎng)絡一查就知曉,我就不再饒舌。何況其中有些名小吃如龍抄手、韓包子之類,和普通的吃食已無甚差別。至于其他美食,我隨便挑自己吃過的幾樣東西來說吧。羊西線南臺月夜宵品種很多,味道也好,實在是不錯。原來壩壩筵火鍋店在小關廟的時候,還有三炮響,味道不錯,響聲也好聽,還可自己去參與,不知到西延線后還有這道小吃否?琴臺的武陵世家和倪家橋路川東老家(可惜此家已移至北京),都是我老家的風味,自然是非常愛吃的,其中的渣海椒回鍋肉、菜豆腐、蕎面、晶絲粉等都非常絕,而武陵世家的菌子種類非常多,湯清鮮。鼎鼎有名的二姐兔丁自不必說,紅星兔丁在大慈寺路就有分號,我家常吃,其中的兔丁、兔頭都是佳品。當然,啃得最多的還是雙流的老媽兔頭。對于美食之城的成都美食,我不能無限制地開列下去,只有就此打住。

第七回 行者去處之五 :特產(chǎn)之選購

工業(yè)革命的誕生,機械化大規(guī)模生產(chǎn),極大地滿足了人們的物質(zhì)欲望和需要。既然是大規(guī)模生產(chǎn),雷同就是不可避免的,雷同便使得商品的偏好價值下降,即使商品的使用者的個人身份無法區(qū)別開來。這就使得許多手工業(yè),在大規(guī)模生產(chǎn)機器的時代,依舊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手工產(chǎn)品的時興,在這個時代是不爭的事實 , 如意大利手工皮鞋。尤其是一些傳統(tǒng)工藝品和民間器物,大規(guī)模生產(chǎn)是它們真正的敵人,而精致的小作坊式的手工藝品和傳統(tǒng)民間器物,是這個時代崇尚個性的人們的癖好。

成都手工業(yè)歷史素來發(fā)達,漢、唐時期的繁榮——如漢代是除了洛陽之外的大城市,唐代是“揚一益二”——手工業(yè)在其間起著居功至偉的作用。從漢代時設置管理織錦的官吏,到諸葛亮統(tǒng)領的蜀國,南征北伐所耗用的財政,大半靠的就是蜀錦,蜀錦的淵源極其久遠,蜀錦花樣眾多,款式繁復,如落花流水錦、浣花錦、對花錦、散花錦都極為有名。與蜀錦同樣有名的便是蜀繡,《華陽國志》的作者、東晉史學家常璩將蜀錦、蜀繡共稱為“蜀中之寶”。在 2000 多年的累積中,蜀繡累計有百種以上的針法繡技,如雙面異色異形異針繡、繡畫合一的線條繡、五彩繽紛的衣錦紋滿繡等,真可謂美不勝收?,F(xiàn)在的蜀繡、蜀錦可在不少旅游的地方買,也可在一些私家店里購,如可在倪家橋路五號的錦繡宜家購買,這里品種比較齊全。還有一絕便是成都瓷胎竹編,瓷胎當然來自景德鎮(zhèn),而竹編則由邛崍山脈中兩年青的慈竹,節(jié)距在兩尺以上,無花傷斑跡,經(jīng)過十幾道工序,制成均勻粗細一致、色澤光亮的竹絲,經(jīng)過巧手編織而成。而每 100 斤原竹只能取竹絲 8 兩,可見用料之講究,原材料耗損之大。成都瓷胎竹編工藝廠在解放北路 1 段 12 號有個門市部,可供多種門類的貨。

成都的物產(chǎn)豐饒帶來了不少器物上的工藝品,同時也產(chǎn)生與文化密切相關的小工藝品,如蜀箋即是此中代表。蜀箋的名字非常繁多,仿佛它像人一樣有小名,有學名,有字,有號,有綽號等等,于是又名鸞箋、十色箋、謝公箋、薛濤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