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 我心目中的楊小樓(4)

梅蘭芳回憶錄 作者:梅蘭芳


(按)載濤先生說:“小樓的《安天會》,在《盜丹》一場唱到‘俺可也向前趨’,在一個‘奪頭’點子中躥上桌子,一只腳剛踩上桌子邊就翻身向右起范兒走‘搶背’,‘搶背’落地起來接唱下半句‘細(xì)看分曉’,這一系列的躥上桌子,翻身走‘搶背’下來,立起來左手掀爐蓋,抬起右腿,亮一個看丹爐的相,這都在一個‘奪頭’點子中完成。這個‘搶背’是表示沒注意被丹臺(戲臺上就是一小張桌掛著葫蘆)的金光給打下來了的意思。所以有‘那壁廂隱隱祥光繞’的詞兒。還有《盜丹》末一場,出天門和趙天君唱〔水仙子〕‘請請請’也是在一個‘奪頭’中連翻兩個‘虎跳’還掛一個回頭拱手向趙天君告別的相。這是翻筋斗云出了天門,回花果山去了,一出《安天會》就有這么兩個翻的地方。張(淇林)楊(小樓)二位都如此。這是有道理的,他二位是什么筋斗都能翻得極好,難道他們不能多翻幾個嗎?主要因為臺上的動作首先要有目的,翻筋斗也不例外,并且還要節(jié)奏感強,要有相兒。我最膩味看那無節(jié)奏,又沒有相兒的筋斗,只是以多為勝,實際再多也沒有價值?!?/p>

一九二二年的春天,我們“崇林社”排演了《霸王別姬》之后,在吉祥茶園演了些日子,我們“崇林社”應(yīng)上海的約去演了一個時期,這就是前面我在《從繪畫談到〈天女散花〉》一章里所提到的那一次。在這一年夏天回北京,我就開始組“承華社”,以后和楊先生雖然不在一個班,但在義務(wù)戲,或堂會戲,或出外,還是常有機會合作。除了上面已談過的合作戲之外,還有一出《摘纓會》是和楊、余三人合作的。這出戲是老生的正戲,余叔巖演楚莊王,楊演唐蛟,我演娘娘,每逢演這出戲,我和楊因為活兒太輕,總在前面每人再加一出,這出《摘纓會》等于三人合作的象征。

楊先生不僅是藝術(shù)大師,而且是愛國的志士,在盧溝橋炮聲未響之前,北京、天津雖然尚未淪陷,可是冀東二十四縣已經(jīng)是日本軍閥所組織的漢奸政權(quán),近在咫尺的通縣就是偽冀東政府的所在地,一九三六年的春天,偽冀東長官殷汝耕在通縣過生日,舉辦盛大的堂會,到北京約角,當(dāng)時我在上海,不在北京,最大的目標(biāo)當(dāng)然是楊小樓。當(dāng)時約角的人以為從北京到通縣乘汽車不到一小時,再加上給加倍的包銀。約楊老板一定沒有問題,誰知竟碰了釘子,約角的人疑心是嫌包銀少就向管事的提出要多大價錢都可以,但終于沒答應(yīng)。一九三六年,我回京的那一次,我們見面時曾談到,我說:“您現(xiàn)在不上通州給漢奸唱戲還可以做到,將來北京也變了色怎么辦!您不如趁早也往南挪一挪。”楊先生說:“很難說躲到哪去好,如果北京也怎么樣的話,就不唱了,我這么大歲數(shù),裝病也能裝個十年八年,還不就混到死了?!币痪湃吣辏毡厩致攒娬碱I(lǐng)北京,他從此就不再演出了。一九三八年(戊寅年正月十六日),因病逝世,享年六十一歲,可稱一代完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