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威吃了癟,郁郁寡歡。然而時機尚未成熟,他只好暫緩稱帝,見招拆招。
二十四日,郭威主動上書李太后,要求早立嗣君,最終決定迎立武寧軍節(jié)度使劉赟。劉赟是劉崇的親子、劉知遠的養(yǎng)子。迎立劉赟,一則可將劉赟在徐州的軍事力量化為無形,二則可蒙蔽蠢蠢欲動的劉崇。
《六韜》云:“善勝敵者,勝于無形。”
在郭威的“推薦”下,馮道趕往徐州,接劉赟入京即位。
馮道曾問郭威:“侍中是真心迎立天子嗎?”郭威當場舉手發(fā)誓,馮道并不為所動:“不要讓老夫成為言而無信之人?!?/p>
離開東京時,馮道戀戀不舍地看了看都城,喃喃自語:“平生從不妄言,這次卻要失信于天下了……”
第二回合,郭威小勝。
馮道一走,開封城里的擁漢派就再也沒有主心骨了。二十九日,李太后被郭威請出來臨朝聽政,可滿朝文武除了打醬油的宰相竇貞固等人外,全是郭威的心腹。郭威正式接管了開封,掌控了朝廷。
但令人費解的是,十二月一日,邊關鎮(zhèn)州、邢州突然來報,遼人數萬鐵騎入寇河北。郭威將朝中大事交給王峻和王殷后,自己帶著主力部隊回河北了。
李太后長嘆了一口氣,禍是兒子和弟弟闖下的,郭威沒廢黜自己,真是不幸中的萬幸。
劉赟興高采烈地向開封趕來。郭威總算走了,又有馮道擔保,自己白撿一個皇帝當,運氣不錯。
趙匡胤有點沉不住氣。郭威怎么突然主動離京?劉赟一旦進京,萬事休矣!
只有馮道憂心忡忡。契丹入寇真假難辨,而郭威慢吞吞的行軍速度已經暴露了其司馬昭之心。他催促劉赟加快行程,只要搶在郭威之前進入開封,郭威就弄巧成拙了!
慢吞吞的郭威望著東南方向,臉上露出狡黠的笑容。馮太師,我們就來比比,究竟誰跑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