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朱可夫的一種最為常見的批評是:他不愛惜自己手下士兵的生命;他不在乎為了勝利所需付出的生命的代價。對于這樣的批評,朱可夫堅決予以否認。他指出,坐在扶手椅中的批評者說這個那個戰(zhàn)役可以用小得多的生命的代價贏下來,這種話事后說起來很輕松。不錯,他是喜歡進攻,但在戰(zhàn)爭期間,他也學到了撤退的好處。實際上,有大量的證據(jù)表明,朱可夫當時也在盡力保存他的力量,保護他的士兵。他的戰(zhàn)役準備總是一絲不茍,而且只要斯大林允許,他就會集中足夠多的資源??梢钥隙ǖ囊稽c是,朱可夫的部隊的傷亡率絕不比其他蘇聯(lián)將領的高,包括人們認為比較寬厚的羅科索夫斯基。認為朱可夫這人漠視手下士兵的生死,這種看法也是錯誤的。他有時對自己的部下殘酷無情,但那不是他生性殘忍,而是指揮風格的問題。而且在受挫或不滿意的時候,朱可夫的怒火大多是指向高級指揮官,所以后來有些人才對他如此不滿。
在朱可夫出版自己的回憶錄時,俄羅斯的檔案還未開放,能夠查閱到的獨立的文獻資料很少,或者根本就沒有。要寫他的傳記,只能是給他獲得官方批準的回憶錄做注解,那樣一來,對他的生平的記述就會出現(xiàn)偏頗。到20世紀90年代初,隨著新版朱可夫回憶錄的面世———書中增加了在20世紀60年代被蘇聯(lián)審查人員剔除的大量材料———情況開始好轉。1991年蘇聯(lián)政權終結之后,有無數(shù)與朱可夫職業(yè)生涯相關的俄羅斯軍事和政治方面的檔案文獻都公開了。最近,這些材料又得到了補充,朱可夫的一些私人文件在檔案館中也可以直接查閱了?,F(xiàn)在,可以在文獻證據(jù)的基礎上敘說他的生平了。
朱可夫的一生遠不只是一張他打過的那些戰(zhàn)役的年表。他的故事是與他為之服務的蘇聯(lián)政權的成敗聯(lián)系在一起的。不管怎么說,朱可夫是個忠誠的共產(chǎn)主義者,對斯大林和蘇維埃政權忠心耿耿。他對納粹分子的勝利雖說對人類的幫助很大,但也讓一個就其本身而言是高度集權的高壓體制得以強化并獲得了合法性。朱可夫不僅是軍人,也是意識形態(tài)的追隨者。他認為蘇聯(lián)采取的鎮(zhèn)壓措施對于自己所信奉的共產(chǎn)主義來說是必要的。即便他活著看到蘇聯(lián)的終結,他也未必會覺得有必要拋棄自己的信仰,或為自己在拯救斯大林政權方面所扮演過的角色而道歉。相反,就像他那一代的許多人一樣,他會說自己不但是個共產(chǎn)主義者,還是個愛國者,而蘇維埃政權———盡管它有種種缺陷———是他唯一可以為其服務的、代表自己國家利益的政權。
朱可夫既不是完美無瑕的傳奇英雄,也非詆毀者所說的徹頭徹尾的惡棍。毫無疑問,他是個偉大的將軍,一個有著極高的軍事才能的人,一個具備了為打贏野蠻的戰(zhàn)爭所必須具備的性格力量的人。但是,他也犯過許多錯誤,無數(shù)的人因為這些錯誤而付出了血的代價。朱可夫是個有著性格缺陷的、充滿矛盾的人,所以,對于他的生活和事業(yè),我們不可能輕易地做出裁決。但除了他的那些重大的勝利和敗績之外,使朱可夫成為一個令人如此著迷的主題的,也正是那些缺陷和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