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部分(7)

惜別 作者:止庵


除夕和元宵節(jié)觀看焰火,說得上是母親晚年的一大樂趣。在她給姐姐的信和她的日記里留下不少記載。她說自己“一聽見響就起來看,完全是個孩子的趣味”,“讓方方給我搬椅子,我坐在客廳陽臺上,就像坐在觀眾席上欣賞,不知往哪邊看好。”“閃閃發(fā)光,變化多端,五顏六色的煙火看得真叫過癮?!辈贿^,“到后來我們樓下有人開了汽車來放花和炮,煙花都放到我的窗外,鞭炮更是震得玻璃都響,這時我們就由欣賞轉(zhuǎn)為懼怕了?!彼貞浧饛那白≡诔抢锏桶钠椒?,節(jié)日放花,要爬上小屋才能隱約看見。“如今在溫暖的客廳中就能欣賞,實在是生活的一大進步,我還有什么不滿足的呢?!睅缀趺磕?,她都憧憬地說:“再有這種景象可能又要到來年的春節(jié)了吧。”

焰火常被形容為人的生命的象征:美麗,完滿,稍縱即逝,既呈現(xiàn)了理想的狀態(tài),又是現(xiàn)實的寫照。

我說這些,無非是重復“每逢佳節(jié)倍思親”的意思而已。——這句話差不多已經(jīng)成了濫調(diào);但就中真意,畢竟不可磨滅,無論相隔多遠,我還是與首次道得此言的詩人深感契合。盡管母親在世時,我們不論哪個節(jié)都過得很簡單,甚至有點草率,若說與平常日子稍有差異,也就是額外吃個粽子、月餅,看看別人放花罷。然而母親不在了,每逢這種日子,往昔的記憶總是凝聚一起,浮現(xiàn)出來,有形,有色,有聲,有味,親切,豐富,簡直觸手可及。這大概就是“過節(jié)”的真正意義。是某種隱秘又自然的聯(lián)系,仿佛逾越了生死。

一天晚上,我從母親原來住處的樓下走過,忽然發(fā)現(xiàn)那屋子亮著燈。我一時有點恍惚,隨即想到:興許已經(jīng)搬進租戶了罷。母親去世后,我在那里住著;我從外面看自己不在的空屋,自然是黑的。只有更早母親在的時候,窗戶才會透出燈光,——與我此刻所見一模一樣的燈光。燈光曾是母親在家——那時她總是在家—的證明。但現(xiàn)在卻是她已經(jīng)永遠不在的證明了。

二〇〇二年,母親自己買了一套房子,待裝修好入住,已是轉(zhuǎn)年頭上,她整整八十歲。這可以說是她晚年最大的一件事。將近二十年前,她在日記里一再寫道:

“什么時候,我能有一間北屋,有大玻璃窗,讓陽光普照在我的花上,清清靜靜地度過晚年?!?/p>

“這么破的小房子,怎么能收拾干凈,我做夢都希望有間像樣的房子,什么時候才有呢?”

“我總幻想有一個較好的環(huán)境,過著平靜安適的生活。”

“我只在幻想,希望有一天一套房子落在我的頭上,白日做夢,結果一天一天拖下來,還住在這間陰濕的房屋里。”

最終可以說她是在現(xiàn)實的意義上實現(xiàn)了弗吉尼亞·吳爾夫講的“自己的一間屋”了。母親給姐姐寫信說:

“我又和小沙說,學校說給我錢購房,實在是太晚了,我都快八十歲了,所以我把新房裝修好了,我自己住住,自在幾年,以后如何再說。小沙也理解我的心情,他與別人說學校給這錢只是對我媽媽心理起了一點平衡作用,過去二十多年所受的苦,那是無法補償?shù)?,青春年華一去而難返。我也和他們說,我能活下來已經(jīng)是很不錯了?!?/p>

“這個家我得來不易,花了不少心血,又有多少舍不得的物件,期望能在這里多待些日子。”

她在那里住了四年半,生病了;又過了三年,病重住院,再沒回來。這段時間總共占她一生不到十分之一。

母親在寫給姐姐的信里記錄了裝修房子的過程:

“在裝修前我們要看材料,要心中有打算,如何裝修得好而又不化那么多的錢,我們還要去別人家看看,多聽意見,不要忙,反正房子已買下了,又不是那么等著住,要吸取方方這里裝的不足地方,別著急,裝好改起來就麻煩?!?/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