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一個喜新厭舊的人,在一個地方住上十年,那么,此地的風景與人物,無論小酒館還是老電影院,朋友還是敵人,都會讓你留戀不舍,讓你在春夜想起這些身外的世界,多少有些沉迷。而另外一些人,在一個城市居住超過半載,便會開始坐臥不安,渴望著潛逃或分離的日子快些到來,在踏上火車眺望故居之地時,內(nèi)心蕩漾著憧憬與甜美的憂傷。在他們看來,沒有到達的城市,永遠是美好的城市,下一步才能踏上的土地,永遠是芬芳的土地。
我在這個小鎮(zhèn)上待的時間不長也不短,抽離在外求學(xué)的日子,我一直蝸居在這里。對于這個一馬平川的小鎮(zhèn),年輕時我談不上喜歡,也談不上厭倦。偶爾讓我心里有些恐懼的,便是害怕哪天再次發(fā)生地震。我并不是個杞人憂天的人,然而我還是經(jīng)常這樣想著。當然,想想而已,更多時候,我被我身邊的人——我的親人、我的朋友、我的同事,以及我身邊的事——我的事、他人的事,包圍著,充塞著,讓我無暇去思考更多。記得多年前寫的一篇小說里,那個老想逃離故鄉(xiāng)的男孩說,那些他無法擺脫的人與事,即是他的天堂與地獄。那么,對于我這一葉小小浮萍而言,那些水生植物、那些蘆葦、蚊子、蜻蜓、蝌蚪、蛇,甚至那些水上的波紋,也正是我生活的全部秘密和福祉。我無法離開他們,我唯有接納他們。對我來說,我已經(jīng)居住的水塘,也許就是最適合我的水塘。
應(yīng)該是這樣的。在小鎮(zhèn)上,每天都會聽到新的故事與謠言,見到似曾熟悉的新朋或舊友。對我而言,他們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也是我小說中的一部分?!肚鷦e針》里的故事是一個商人講給我的,我又講給好友李修文,他說,他會把它寫成一篇小說。后來他終歸沒寫,于是我寫了?!镀吒兹赣鹈防锏墓适率锹牼朴阉?,他對這個事件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一個細節(jié),那就是案件是如何被偵破的:兇手之一是個十七歲男孩,行兇后外逃到外婆家,外婆家住在一個繁華小鎮(zhèn),每當有警笛拉響,他都會從睡夢中醒來,感覺有人用手死死掐住他的喉嚨,讓他不能呼吸和說話,為了避免精神分裂,他只得去派出所投案自首?!对谠坡洹防铩昂突邸钡脑褪俏颐妹?,這個小說最初的本意是寫一篇獻給妹妹的詩篇,而“我”的原型則是導(dǎo)演朋友張贊波。
此類事件在小鎮(zhèn)上真實地發(fā)生過、存在過,除了與故事主人公的命運有所不同?,F(xiàn)實中的大家皆平安無事——油鹽醬醋在繼續(xù),欲望在繼續(xù)、陰謀在繼續(xù),而陽光與春色,也將繼續(xù)。這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