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印度記者在中國(1)

反智的年代 作者:許知遠


撰文:帕拉維·艾亞爾(Pallavi Aiyar)

翻譯:杜然

如果可以選擇,你愿意生在印度,還是中國?

回到北新橋頭條胡同,那群麻將搭子仍在小賣部門口,悶熱的夏夜里他們會一直玩到夜永時分。其中少不了方老太的兒子,他把汗衫卷起,露出圓鼓鼓的肚子。我每天晚上回家的時候,無論時間多晚,都能看到這群人在外面打麻將。在我經(jīng)過的時候,他們會停下片刻,然后總有人會輕輕地揚起下巴打聲招呼。

他會說“回來了”,我的街坊們用這種一成不變的問候來表明他們知道我回家了。胡同里的問候語帶有一種令人安心的可預見性。它們表明鄰里平安無事,一切正常。

夏天過后,就是北京短促的秋天,要不了多久,空氣中就會有燒煤發(fā)出的那種不祥氣息—那是冬季胡同里的標志性味道。寒冷季節(jié)即將到來的其他跡象也初現(xiàn)端倪:一大早,上公廁的人穿的是長袖絨衣,而不再是棉質(zhì)睡衣。

我想起剛搬到這兒時,胡同里的居民對睡衣的喜愛讓我不時皺起眉頭。對于睡衣來說,胡同是真正的解放者。不用再局限于臥室,全天都有居民穿著它們上街,而且沒人覺得這有什么好奇怪的。

經(jīng)過最初的困惑,考慮到每次要去附近的小商店買個火柴或者什么零碎時穿著睡衣出門可以省去很多麻煩,我開始變得非常欣賞這種對睡衣的友好態(tài)度。有時候,我會帶上“焦糖”或者“豆腐”一起出去。街坊們都非常喜歡貓,我?guī)鼈兂鲩T的時候,總會有一群人圍過來逗它們玩。

一個秋日的早晨,在我從小賣部回家的路上,一群胡同游的外國游客正好騎車經(jīng)過。他們左顧右盼,充滿好奇,臉上掛著親切地微笑,直到看到了我。其中許多人在那一刻看來都大吃一驚,有一位還差一點從車上摔下來。

剛搬到這里時,我也曾在一些中國人當中引起了同樣的反應,住在這兒的人吃驚地發(fā)現(xiàn)有一個外人就在他們中間。但我還從來沒有在外國人當中引發(fā)這種反應。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