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向左是藝術,向右是票房:王小帥(4)

楊瀾訪談錄之超越 作者:楊瀾


楊瀾:相比較而言,哪種給你帶來的困惑更大?

王小帥:我覺得更難辦的是票房,困惑更大的是票房。票房,讓電影導演愛恨交織,也讓王小帥糾結不已。他會為了票房到各個電影院沒完沒了地做宣傳,然而似乎又放不下文藝導演的自尊,去迎合商業(yè)市場的品味。這也導致他在電影票房成績單上屢屢不盡如人意,甚至被網(wǎng)友戲謔地稱為“中國四大零票房導演之一”。王小帥的難題,究竟在哪里?

楊瀾:你比如說《青紅》吧,很感動人的一個故事,各種戲劇沖突的元素都有了。所以有人就會說,你就再多編那么一點,演員表現(xiàn)得再極致一點,觀眾的情就被煽起來了,就哭了,就眼淚就下來了。你為什么那么有節(jié)制,到那兒就戛然而止了。這是不是你某種精英主義的傲慢在里面?

王小帥:最后幾個字我不知道怎么解釋,精英主義的傲慢?

楊瀾:就是說你明明可以做到的,但是你沒有做。

王小帥:都沒有。我也很希望通過自己一步一步,一點點努力,讓一部分觀眾能夠看我的電影。既不能大笑,也不能痛哭流涕,但是從一種冷靜、理性和節(jié)制中感受那種光芒。

楊瀾:你在做一件特別奢侈的事情,知道嗎?如果你是一個作家,或者一個畫家,的確任何的節(jié)制和表現(xiàn),都是你自己的事兒,你愛怎么著就怎么著,但是電影是個花錢的事兒。

王小帥:沒錯,沒錯。所謂的電影,一定是要把成本在商業(yè)的風險上縮到最小,讓導演的想法能夠釋放出來。假如拍一個大型的藝術片,用了幾千萬,但是說它是藝術片,這就不對了,你就失去職業(yè)的道德了。你說拿個幾千萬,一個億,然后又號稱我去拍藝術片,那就不是,那就是商業(yè)片,要對這個負責。該哭哭,該笑笑。該喜劇,該無厘頭,演員表演的時候該聲嘶力竭,該見到親人死了,啊,抱頭痛哭,啊,眼淚。老百姓覺得這個表演得好,那么我承認這個就是。但是我做的是另外一個東西。王小帥曾說,若要在第六代導演中,排一個名氣與收入嚴重不成正比的榜單,自己定是第一。他也曾揶揄,拍了二十多年的電影,還沒有從“青年導演”變身“著名導演”。電影沒有帶給他想象中的名與利,而他又在堅持什么?

楊瀾:如果你一直在作畫,是不是會和現(xiàn)在有很大的區(qū)別?

王小帥:如果我要是繼續(xù)弄的話,可能也獲得像當代藝術一樣的,比較火爆的市場回報。即使那樣的話,我也會羨慕導演,我也會夢想一下我應該拍電影,我也會回過頭。如果我現(xiàn)在是畫家,現(xiàn)在我也會想當年那個電影學院,如果堅持考,或者考上了該多好,我還是愿意去,我估計會有這樣的一種遺憾、奢望。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