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孫中山電催蔣介石赴粵(2)

毛澤東與蔣介石 作者:葉永烈


唐人所著《金陵春夢》稱蔣介石本是河南許州(今許昌市)人氏,本名鄭三發(fā)子,是其母嫁給奉化人蔣肇聰時“拖”的“油瓶”。此乃小說家言,不足為憑。

王采玉嫁給蔣肇聰后,除生長子介石外,又生長女瑞蓮、次女瑞菊、幼子瑞青。瑞菊、瑞青早亡。

1895年,蔣肇聰病故,終年54歲。當時蔣介石8歲,已遷入蔣家祖宅豐鎬房,由寡母王采玉在艱難中撫養(yǎng)。為此,蔣介石深記母恩,事母甚孝。

蔣介石幼時,跟小伙伴們玩打仗游戲,常喜歡自封大將軍。他登臺指揮,頗有點“草頭將軍”的派頭。

蔣介石得以出人頭地,成為真正的“大將軍”,在他的人生道路上,有著三次關鍵性的機遇,而且這三次機遇是連環(huán)機遇,總是前一次為后一次留下伏線:

第一次是1906年,19歲的他結束奉化龍津中學學習,得以東渡日本,學習軍事。在日本,他結識了正在警監(jiān)學校學習的陳其美,并由陳其美介紹,于1908年加入同盟會。他與陳其美、黃郛三人結為異姓兄弟。歸國后,陳其美出任滬軍都督、上海討袁軍總司令,蔣介石在他手下出任第5團團長。

第二次是在1922年。借助于陳其美的關系,蔣介石投奔孫中山——1914年,中華革命黨(中國國民黨前身)成立,孫中山任總理,陳其美為總務部長。兩年后,陳其美在滬被刺身死,蔣介石投奔孫中山。1918年春,孫中山任命蔣介石為總司令部作戰(zhàn)科主任。雖說蔣介石曾一度因沒有實權而向孫中山辭職,回到上海醉心于做證券交易,但1921年底他還是應孫中山之召赴桂林,參與籌備北伐。1922年6月16日,陳炯明突然反叛,率部炮轟廣州孫中山的總統(tǒng)府,孫中山急電蔣介石:“事緊急,盼速來?!笔Y介石趕赴廣州,登上孫中山座艦永豐艦,協(xié)助孫中山反擊陳炯明。蔣介石侍立孫中山左右,與他共患難、同生死,并于8月10日護送孫中山離粵返滬。蔣介石又及時利用這一機遇,寫了《孫大總統(tǒng)廣州蒙難記》,請孫中山作序。于是,蔣介石聲名鵲起,被孫中山任命為大本營參謀長。

第三次便是此時此刻,孫中山給正在溪口的他發(fā)來了電報,命他速赴廣州,籌建黃埔軍校。這第三次機遇,正是源于永豐艦上那難忘的日日夜夜,使孫中山產生了對蔣介石的信任感。

蔣介石怎么會離開風起云涌的廣州,跑到風平浪靜的家鄉(xiāng)溪口小鎮(zhèn)呢?

那是因為孫中山雖委以大本營參謀長重任,但蔣介石仍認為沒有實權。他曾一度“久困目疾,不能閱書,不能治事,憤欲自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