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花園口登陸(摘自第三章 遠東直布羅陀的淪陷)2

甲午海戰(zhàn) 作者:陳悅


10 時30分,第一批出發(fā)的人員全部登船完畢,伴隨著岸邊人群的狂呼吶喊,以“橫濱丸”為首,“長門丸”、“名古屋丸”拉響汽笛陸續(xù)駛出宇品港,此后不久又有13 艘滿載日本軍隊的商船從宇品港出發(fā),16 日當天總計出發(fā)了16艘運兵船。第二軍剩余的人員和物資分別在17、18 日與19、20 日再分為兩批出發(fā),其中一、二兩批運輸船的目的地都是聯(lián)合艦隊位于朝鮮大同江口的漁隱洞錨地,最后一批船則直駛花園口登陸點。

10 月19 日下午4 時開始,運送日本第二軍的運輸船逐漸到達漁隱洞錨地,一時間錨地內船滿為患。21 日清晨,伊東祐亨在旗艦“橋立”上與第二軍司令大山巖、第一師團長山地元治等陸軍軍官召開陸海軍參謀會議,通報情況、協(xié)調制定具體登陸方案。出乎伊東祐亨預料的是,陸軍在會上竟然對海軍早已確定的花園口登陸點提出異議,海陸軍遂發(fā)生爭執(zhí)。

陸軍的觀點認為花園口距離進攻目標金州城過遠,進行如此長距離行軍難免不被中國軍隊發(fā)現(xiàn),可能因此造成金州城防御加強的不利局面。而且從花園口前往金州的路途上還橫亙著3 條無法涉渡的河流,工兵架橋將會進一步阻滯陸軍行動的速度,提議在盡可能接近攻擊點的目標登陸,陸軍最后指定的登陸點為花園口西南方的貔子窩。

海軍對于陸軍提出的觀點全盤反對,堅持花園口才是最佳登陸位置,理由是陸上行軍誠然是困難的事,但是如果不能安然登陸,則一切都無從談起。海軍結合多次對遼東海岸偵察得到的情報進行分析,認為如果在距離金州過近的海岸登陸很可能會遇到中國陸軍自岸上的阻擊,貔子窩一帶已經發(fā)現(xiàn)有中國軍隊活動的蹤跡,而且一旦被北洋艦隊發(fā)現(xiàn)了后果更不堪設想。另外,貔子窩一帶水深太淺,灘涂縱深大,大運輸船只能停泊在距海岸5 里以外,如此一來舢板來回轉運一次就有10 里,費時費事,因此海軍堅持寧肯登陸以后陸軍多走些路,也必須在海軍容易實施登陸的地方上岸。乘客拗不過司機,激烈的爭論進行到入夜后,陸軍無奈同意了在花園口登陸的方案。

10 月22 日午后4 時,聯(lián)合艦隊高速通報艦“八重山”、裝甲巡洋艦“千代田”以及炮艦“鳥?!?、“筑紫”、“磐城”率先從錨地出發(fā)駛往花園口,伊東祐亨之所以選擇這幾艘軍艦作為先導艦,主要是她們先前都參與過對遼東海岸的偵察,此次故地重游可謂輕車熟路。根據(jù)事先制定的方案,5 艘軍艦到達花園口外海后將散列排開為后續(xù)的運輸船隊充當路標。另外,“千代田”艦將派出陸戰(zhàn)隊上岸偵察,如果發(fā)現(xiàn)有中國軍隊駐防就發(fā)射二三發(fā)火箭報警,倘若登陸場安全則在高處豎立日本國旗為號。

花園口是一處荒涼的海岸,零星散落著十幾戶中國人家,平日耕田牧海過著安閑的田園生活。時值初冬來臨,田地里的收獲已經結束,各家各戶門口都堆著一垛垛的玉米、大豆,帶著幾分寒意的海風不斷從村中掠過,夜幕降臨后各家便都早早安歇。凌晨時分,一些警覺的村民聽到了戶外有不尋常的密集腳步聲,其中還夾雜著怪異的言語,幾戶人家豢養(yǎng)來護院防賊的狗也都交相吠叫起來。

10 月23 日凌晨3 時38 分,“千代田”艦陸戰(zhàn)隊的50 名步兵和一名信號兵在海軍少尉淺野正恭指揮下分乘兩艘舢板船靠近了花園口岸邊。為安全起見,淺野正恭只帶了十幾名士兵登陸,潛入村莊后發(fā)現(xiàn)并沒有任何中國軍隊駐扎的跡象,隨即一面在村口布置崗哨,一面在村莊右側的小土丘上豎立起一面刺眼的太陽旗。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