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納德·里根是我見過的最和藹可親的人,卻也是最難被外人了解的人之一。他擅長講故事,尤其是講他供職于華納兄弟電影公司的美好時光。他在解釋自己相信的事物時喋喋不休,但是你很少看到他專心致志做什么或者付諸行動。我不確定將來是否有傳記作者可以塑造一個非常全面的里根形象,我們目前所能做到的就是從多個角度看待他。這篇我發(fā)表于2004 年《紐約時報》上的書評即從其中的兩個角度切入。
接下來的一個世紀里,歷史學家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之一就是評價羅納德·里根。有許多基本問題連他的朋友都不太清楚,比如(從一個最基本的問題開始):他聰明嗎?
從“聰明還是愚蠢”的問題可以引申出更復雜的問題。他是一個堅持真理、有遠見的人,還是一個對事實和細節(jié)漠不關心的可愛的傻瓜?他是一個固執(zhí)的死腦筋,還是一個在與國會、蘇聯(lián)以及電影明星打交道時善于切換身份的聰明的交際家?他是一個阻止政府擴張并讓蘇聯(lián)屈服的歷史性人物,還是一個擴大了財政赤字且在結(jié)束冷戰(zhàn)方面作用不及戈爾巴喬夫的孤陋寡聞的演員?
目前對里根的描述最有根據(jù)的傳記,也是唯一證據(jù)確鑿的公開傳記的作者是謹慎公正的新聞記者盧·坎農(nóng)(Lou Cannon),他從20 世紀60 年代開始就采訪里根。埃德蒙·莫里斯(Edmund Morris)有極高的文學天分,曾準確描繪了美國前總統(tǒng)西奧多·羅斯福的一生,于是有機會再寫一本授權傳記,但是當時他正為選題所困;后來他在《荷蘭:羅納德·里根回憶錄》中錯誤地選擇了半小說化的寫作模式,因此弄砸了那次寶貴的機會。加里·威爾斯(Garry Wills)在其1987 年的社會傳記《里根的美國》中對里根的簡練描述和迪內(nèi)什·德·索薩(Dinesh D’Souza)在其1997 年的《羅納德·里根》中對里根的細致刻畫,都很好地解釋了里根受美國人民愛戴的原因。
盡管有這么多關于里根的書,但最優(yōu)秀的一本仍未問世——一本最全面的里根傳記,能夠準確刻畫出里根親切的魅力和內(nèi)在的孤僻,令人信服地闡述里根熱忱的微笑和有點冷峻的眼神后隱藏著的東西,公正評價里根在歷史上的地位。
這首先需要弄清里根是如何思考的。我認為研究這個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探尋是什么樣的野心、計謀和理想促使他在成為總統(tǒng)前走了一條匪夷所思的通向權力的道路。有兩本新書可以作為歷史學家們完成該任務的參考資料。
第一本書是《羅尼和南希》,這本書的來源有點不可思議:鮑勃·科拉切洛(Bob Colacello),他是美國生活雜志《名利場》的著名年代史編者,也曾是藝術家安迪·沃霍爾(Andy Warhol)的助手。安迪·沃霍爾曾在1981年與里根的妻子南希成為朋友,后來與科拉切洛合寫了這本傳記,來表現(xiàn)南希和她的丈夫里根在里根走向總統(tǒng)之位的漫長道路上是如何合作的??评新宓淖髌吠嘎冻鲎鹬刂榈翢o諂媚之意,其成功之處在于他通過對個性的審視表現(xiàn)社會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