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諾曼人到來(5)

羅馬滅亡后的地中海世界 作者:(日)鹽野七生


雖說已被基督教徒國王統(tǒng)治,但伊斯蘭教徒在西西里卻沒有受到冷遇,相反受到了重用。他們不用因為自己是居住在基督教世界的伊斯蘭教徒而繳納特別稅。就連在王宮工作的官員中,也有不少人一到每天5次的禮拜時間,就把屁股對著國王開始祈禱。

這樣一來,就連北非的伊斯蘭教徒也找不到認(rèn)定他們是“具有錯誤信仰的人”而大打圣戰(zhàn)的大義了。

由于這樣的原因,起初是諾曼人的國王們,接著是通過與諾曼人公主聯(lián)姻而開始的德意志霍亨斯陶芬王朝,他們在西西里的統(tǒng)治延綿了200年。這期間,這里再也沒有成為圣戰(zhàn)的戰(zhàn)場。霍亨斯陶芬王朝的統(tǒng)治者還身兼神圣羅馬帝國皇帝。這樣在地中海中央的西西里和對岸的北非,以保衛(wèi)基督教徒免遭伊斯蘭攻擊為職責(zé)的神圣羅馬帝國皇帝與他必須比任何人都更要敵視的伊斯蘭教徒之間,建立了共存共榮的關(guān)系,盡管只持續(xù)了一段時間。開創(chuàng)這一切的正是羅杰一世。

諾曼人國王羅杰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如果居住在西西里和意大利南部以外地方的基督教徒陷入困境,盡管具有同樣的信仰,他也不會立即拿起寶劍前去參戰(zhàn)。連逃到羅馬圣天使城堡(Castel SantAngelo)的教皇求救,他也沒有理睬。

這位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因為剛愎自用,濫用教皇權(quán)力,并不受好評。所謂“卡諾莎之行”(l'umiliazione di Canossa)是教皇與皇帝抗?fàn)幍南笳餍允录鸷沉酥惺兰o(jì)的歐洲。其中一方的主人公就是教皇格列高利七世。教皇開除了反對自己的皇帝亨利四世的教籍。開除教籍是對待世俗君主的強有力武器,它的力量在于身為基督教徒的家臣沒有義務(wù)再追隨被開除教籍的君主。

陷入困境的亨利在大雪滿地的卡諾莎城外站了三天三夜,終于請教皇取消了開除教籍的處分。教皇格列高利七世在歷史教科書中被描寫成一個最大限度發(fā)揮了教皇權(quán)力的人,被列入了圣人之列。然而,他的人生卻并不順利。亨利剛被取消開除教籍的處分就立即轉(zhuǎn)為攻勢,把教皇逼得十分窘迫。為了不落入皇帝手下的德意志士兵之手,教皇逃到了圣天使城堡。盡管身在遠(yuǎn)離抗?fàn)幍奈魑骼铮_杰對這些情況也許知道得一清二楚。

信仰相同宗教的人們之間內(nèi)訌不絕,這不僅是伊斯蘭教徒的拿手好戲,也是基督教徒的拿手好戲。我想,在內(nèi)訌普遍的時代,僅僅是實現(xiàn)了異教徒之間的共生共存,就值得特書一筆。

不過,西西里國王羅杰一世不光是沒有理睬教皇的請求,連對幫助他進(jìn)攻巴勒莫的比薩也沒有給予回報,可見他遵守互不侵犯條約的態(tài)度是徹底的。但是,由比薩人自行解決這個問題說到底是他們的自由。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