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獨立,就沒有自由
我們要指導孩子逐漸學會獨立,解放自己,積極展現(xiàn)個性。其實小孩子是從斷奶開始走向獨立的。他開始不再依賴母乳。他從最初只能適應一種營養(yǎng)食品,到可以用不同的食物逐漸代替母乳,對他而言生存的方式增多了,他更獨立了。雖然,他仍然有依賴性,因為他還不會走路、穿衣服,甚至還不能用簡單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但隨著時間的發(fā)展,到了3歲時,他就可以在很多方面獨立自由地表現(xiàn)自己了。
有效地訓練小孩子的所有活動,可以幫助孩子們向獨立的方向發(fā)展。首先,我們必須幫助他們學會走路,學會跑,學會上下樓梯,學會撿起掉落的東西,學會自己穿衣服、脫衣服和自己洗澡。我們必須幫助他們,使他們盡可能達到自己的目標和滿足自己的欲望。這些都是獨立教育的一部分。
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習慣性地寵愛嬌慣孩子。說得嚴重點,這是變相地奴化他們。我們習慣把孩子當成一無所能的布娃娃。我們喂他吃飯,幫他洗澡、穿脫衣服。我們從不曾思考一下這樣做會給孩子怎樣的感受,帶給他怎樣的害處。
其實大自然賦予了孩子們健全的身體和腦袋,他們就有能力和智慧自己完成這些事情。我們需要做的只是輔助他們,教育他們。
如果母親沒有給孩子示范怎么吃飯,沒有盡力教會孩子自己拿住勺子然后放進嘴里,那么她就不是一個稱職的母親。直接喂一個有能力自己吃飯的孩子,實際上就是觸犯了這個孩子最基本的尊嚴。因為她把他當成布娃娃而不是大自然的偉大作品——獨立的人。
我們都知道,教孩子自己吃東西、穿衣服和洗衣服是件單調(diào)且困難的事情,比喂孩子和給他洗澡、穿衣服更需要耐心。但是前者是教育者的工作,后者則只是仆人的工作。前者需要智慧,后者則是簡單的勞動。這種勞動對母親而言輕而易舉,但對孩子卻非常有害,因為這樣做等于關(guān)閉了孩子自學的大門,并構(gòu)成孩子成長獨立路上的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