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分離焦慮來源于父母內(nèi)心(2)

接納孩子(升級版) 作者:小巫


父母怎樣給孩子安全感呢?一言以蔽之,就是我在2012年出版的譯著《無條件養(yǎng)育》中說的:“父母給予孩子的愛,不需要任何意義上的回報,它只是一個禮物,是所有孩子都應該得到的禮物。”(艾爾菲·科恩)

而判斷我們是否無條件地愛孩子,則有這樣一個準繩:家長對于孩子的愛到底是出于“他們做了什么”還是因為“他們是誰”。前者是有條件的愛,意味著孩子只有在做到家長期望的事或是達到了家長所規(guī)定的某些標準之后才可以得到;后者則是無條件的愛:這種愛與孩子做了什么毫無關(guān)聯(lián),無論他們成功與否,無論他們是否乖巧,無論如何,都毫無保留地給予他們愛。(艾爾菲·科恩)

真正做到無條件的愛,是一件比較困難也比較復雜的事情,也不可能在這樣簡短的引言里闡述全面,推薦讀者們閱讀《無條件養(yǎng)育》這本書。這里僅僅提出幾條家長平時需要注意的地方:

1.無條件接納上蒼送給我們的孩子,而不是試圖打造自己心目中理想的孩子。

2.長時間、高質(zhì)量的陪伴,尤其是孩子入睡之前的陪伴。

3.不批評、責備、懲罰、獎勵孩子,而是傾聽、理解、支持孩子。

4.不要挾、威脅孩子,不從身體和感情上拋棄孩子。(比如,不說“你不聽話我就不喜歡你了”或者“你不聽話我就不要你了”這樣的話。)

5.鼓勵孩子獨立,接納孩子個性,允許孩子擁有與我們不同的觀點。

6.給孩子樹立恰當?shù)囊?guī)則(無條件的愛≠驕縱溺愛和放任自流)。

7.修煉自己,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事實上,父母的安全感好,孩子的安全感才充足。父母相信自己、熱愛生活、關(guān)愛他人、信任世界,孩子才能獲得堅實的安全感。因此,雖然我們說“給”孩子安全感,實際上,真正的工夫應該下在自己身上,增強我們自己的安全感。

怎樣判斷一個孩子安全感好不好呢?首先,孩子與父母形成安全依戀的關(guān)系。安全依戀的孩子不是沒有分離焦慮,不是一下子獨立不需要父母。如果一個幼齒兒童不在意父母去哪里了,媽媽走掉他都沒反應,這不是安全感好,而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xiàn)。安全依戀的孩子在父母離開時會表現(xiàn)出焦慮,但不是生離死別那種絕望式的哭鬧,他們會逐漸平息;在父母返回時他們會很樂意看到父母,跟父母親熱一番之后再松手去做自己的事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