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擅長教的項目就是你最需要學習的項目。
——理查德·巴赫
身為一名教練,經(jīng)常得和選手在場上全力練習,但無法顧及到每個想學“姿勢跑步法”的人,讓我很遺憾。把我25年來的經(jīng)驗轉化為文字、照片與插圖,教人能夠自學這套新的跑步方法,其實挑戰(zhàn)很大。不過,一旦你接受“跑步其實是需要技術的運動”這個基本前提,你就會發(fā)現(xiàn)“姿勢跑步法”有很多基本概念真的非常理所當然,而且易懂。
要教人改進跑步的方法,你要面臨的挑戰(zhàn)是如何扮演好老師和學生的角色。這有點兒像你是被丟到班上的代課老師,要教的科目還不是自己擅長的領域。此時你是老師,也是學生;身為老師的你,學習的速度必須比學生身份的你超前一兩章。想采用“姿勢跑步法”的方式,你必須結合老師與學生的身份,就像本章開頭引用的話所說的,這樣摸索過程才會大有進展。
實際的做法就是,你要完全理解我在第3部接下來將說明的“姿勢跑步法”概念。然后通過第4部和第5部里的“姿勢跑步法”實際操作,你可以從老師的身份,信心十足地指導那個扮演學生角色的自己。過程中,放心地把自己當成另一個人,然后自我教育說:“好,你現(xiàn)在所需要做的是??”也就是說,讓你的身體去做在大腦里已經(jīng)具象化的技巧。
或許學習“姿勢跑步法”最重要的因素在于,你愿意思考、接受與教自己“姿勢跑步法”的原理,而不是順著習慣或傳統(tǒng)的觀點。畢竟,如果“姿勢跑步法”在傳統(tǒng)跑步觀念中就存在的話,那根本不需要這本書了。
人一踏上不熟悉的領域,就必須多花一些功夫去了解其中的邏輯,再將這份理解從知識層面進而轉化成為身體的具體知覺,才能確實完成特定動作。
就如同上面提到的,首先你需要接受跑步是一種技術,一種移動身體的藝術,如同舞蹈、芭蕾、網(wǎng)球、游泳或武術一樣必須被教導。當然,學技巧一定會有天生優(yōu)勢與吸收程度的因素存在。各人稟賦有異,有些人不需要特別學習就很會畫畫、歌唱、跳舞與跑步。但就算是這類天才,也必須通過專業(yè)教師的指導或是有系統(tǒng)的自我訓練才能達到世界頂尖。
同樣,也有一些有天分的跑者,他們與生俱來的跑步技巧就是我納在“姿勢跑步法”里的方式。盡管他們沒有受過跑步技巧的訓練,也沒有人教,但是他們就是自然而然地以“姿勢跑步法”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