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無前例”的采訪團
對這次騎行,媒體以特有的敏銳的嗅覺,表示了濃厚的興趣。
當?shù)孛襟w“兩大巨頭”——濱州日報社和濱州電視臺,分別開設專欄,展開系列報道。濱州日報派出了曾獲中國地市報新聞獎、山東新聞獎一等獎,多次在國家、省級藝術攝影比賽中獲獎的民生記者部主任、省勞模李振平;電視臺則是中國電視藝術家協(xié)會會員、當過知青、在多個協(xié)會任職、獲得“山東省優(yōu)秀編輯記者”等稱號的副臺長劉明中和從黃河之城蘭州一路走來、曾在河南衛(wèi)視法制頻道做過編導的新聞記者李文興;司機則由省青年攝影家協(xié)會副秘書長盧延波客串。以這種方式,自始至終跟蹤關注一個民間行為,在“兩大巨頭”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他們還專門印制了采訪背心,上書“‘挑戰(zhàn)極限千里走單騎’采訪團”字樣,暗紅的字體,在清新的晨光里熠熠閃光。此刻,他們正操著各自的家伙,占據(jù)有利地形,用鷹一樣的眼睛捕捉著心中的獵物。一會兒把鏡頭對準我,一會兒又瞄向送行的人群。與我同齡、生日略大的李振平能夠全程參與,是始料未及的。他是報社首席記者,攝影一流,文字出眾,極其敬業(yè),魁偉略胖的身軀像他的人品一樣厚重。他本打算從西安才開始介入,但硬是用十幾天的瘋狂熬夜,最終“以時間換取了空間”。
當日送行的人群中,赫然出現(xiàn)了一個毫不起眼但我看來很是突兀的人物。他邁著丘吉爾式的腳步,叼著香煙,不慌不忙地走著,敦實的身軀被蠢蠢欲動的朝陽拉得很長很長。他就是畢業(yè)于山大中文系,20世紀八九十年代活躍在綠茵場上,因技術細膩、面相和善而被廣大球友稱作“王師傅”的濱州日報社社長、總編輯王慶國。此刻,他正和濱州電視臺新聞中心副總監(jiān)、當眾情緒激動地說我“這樣做分明是在玩兒命”的王衛(wèi)東,從中海太陽島往地橋方向走來。還有齊魯晚報、魯中晨報、魯北晚報等媒體的朋友,也早早來到現(xiàn)場,讓我這個即將出征而感懷萬千的人,又平添了些許感動。
我本打算悄悄出行的,但現(xiàn)在想來,多虧這些鐵肩擔道義的媒體,一則證明了這次挑戰(zhàn)的客觀性,二則留下了大量珍貴的視頻資料;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讓我感到了壓力,促使我一再加碼,大大加快了挑戰(zhàn)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