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46)

麥考萊英國史 作者:(英)托馬斯·麥考萊


下院是新政體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組建這個新政體的過程中,護國公展現(xiàn)出無與倫比的智慧和公德心,當時的人卻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和贊揚。雖然當時代議制的缺陷還沒有后來表現(xiàn)的那么明顯,但目光長遠的人已經(jīng)預見了這種趨勢??藗愅柛母锪诉@一制度,所遵循的原則和一百三十多年后老皮特改革代議制時所遵循的原則如出一轍,這個原則也成為我們改革代議制所必須遵循的原則。減少了那些日益萎縮的自治區(qū)的代表人數(shù),其改革的力度比1832年更甚,大大增加了各個郡的代表人數(shù)。極少數(shù)沒有代表權的城鎮(zhèn)獲得了人們的重視,其中最有名的就是曼徹斯特、利茲和哈利法克斯,這三地都獲得了代表權,首都代表的人數(shù)也有所增加。選舉權有財產(chǎn)的限制,每一個具有所在郡投票權的公民,必須擁有一塊自主持有的土地。少數(shù)蘇格蘭人和少數(shù)定居在愛爾蘭的英國殖民者被召集前往位于威斯敏斯特的議會,他們代表著所有小島居民的合法權利。

組建上院的工作任重而道遠,民主制不需要傳統(tǒng)的支持;沒有傳統(tǒng)的支持,君主制亦可屹立不倒。因此當務之急是恢復貴族秩序。奧利弗已經(jīng)擁有高貴的氣質,他富甲一方、地位顯赫,頗受民眾的歡迎,這是當時任何貴族都無法比擬的。如果他成為英國的國王,依照古老的慣例要求貴族們前來議會與他商討政事,毫無疑問,他們一定會欣然應召,但他并沒有這樣做。在奧利弗新組建的上院中,讓那些聲名顯赫的舊貴族占據(jù)的席位沒有任何意義,那些貴族認為,他們不可能放棄與生俱來的權力,破壞原有的秩序以換取新議院的提名。因此護國公不得不選擇新人來組建上院,那些在最近動蕩的時局中脫穎而出的人成為他的首選目標。在奧利弗全部的謀劃中,這一條最不得人心,而且還觸怒了所有的黨派:平等派認為他的議會中容納了特權階層而心生不滿,而那些喜歡和尊重名門大族的人肆無忌憚地嘲笑新組建的上院,那些幸運的馬車夫和鞋匠在上院占有一席之地,卻沒有舊貴族的影子,即便是那些獲邀的舊貴族,也不屑地拒絕了邀請。

但實際上,奧利弗議會的組成人員根本無足輕重,因為就算沒有議會的支持,克倫威爾也能隨心所欲地管理政府。他好像只是想在憲法的體系下管理政府,用帝國的古老法律代替軍隊的力量。但他很快就發(fā)現(xiàn),保王派和長老會派都對他恨之入骨,只有實行專制統(tǒng)治才能確保政權的安全無虞。在代議制改革之后,下院召開第一次會議,但這些代表對克倫威爾的權威提出了質疑。這屆議會連一項法案都沒有通過就被迫解散了。第二屆議會雖然承認克倫威爾作為護國公的權威,也愿意擁護他成為英國的國王,但卻誓死不肯承認他冊封的新貴族,他被迫解散了第二屆議會。在解散議會時,他大聲疾呼:“上帝啊,成為我們之間的法官吧!”

由于內部紛爭不斷,護國公的統(tǒng)治并不輕松,歷代英王都想獲得專制的權力,當克倫威爾孤注一擲想要獲得這種權力時,那些反對他加冕稱王的士兵都堅定地站在他這一邊。因此,雖然政府在名義上是共和政體,但實際上卻是一個專制政權,獨裁者的權力只能靠自己的智慧、冷靜和慷慨來予以節(jié)制。他將全國劃分為十二個軍事分區(qū),每個分區(qū)都直接聽命于少將,能迅速地鎮(zhèn)壓每一場暴動并懲戒造反的人。國家的軍事力量掌握在意志堅定、冷酷無情、老謀深算的人手中,引起了人們的恐慌,這種恐慌完全打壓了保王黨和平等派的斗志。那些忠心耿耿的貴族宣稱,他們還是像以前一樣,即便有一絲勝利的希望,他們就會為舊政府和舊王朝獻出自己的生命。他們率領著自己的仆人和佃戶沖鋒陷陣,但對于那支在數(shù)百場戰(zhàn)役中凱旋的軍隊來說,他們的長矛上不過增添了幾滴無辜而光榮的鮮血而已。無論是保王黨還是共和黨人,在公開的反抗中都沒有任何獲勝的希望,他們開始籌劃暗中刺殺,但護國公才智過人,他時刻保持著警惕,當他出宮巡行時,他的親信保鏢總是鐵甲加身、劍拔出鞘,將他圍得水泄不通以護衛(wèi)他的安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