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看來,緣分是命中的定數(shù)。這一生,誰和誰遇見,誰和誰廝守,都是緣分簿中早以安排好的:若無緣,咫尺也是天涯。蔣介石和毛阿春便是無緣的兩個人,也正是如此,才成就了毛福梅,也是她一生不幸的開端。
王采玉將這件事情告訴了母親,這位外婆聽后喜笑顏開,認為這是一件好事,可以給蔣介石“這匹小馬套上籠頭,以后就野不到哪里去了”。王采玉將母親的話細細忖度了一番,認為頗有道理,遂請了一位媒人到蔣賽鳳家提親。蔣賽鳳正在氣頭上,媒人就撞上門來,一番冷嘲熱諷之后,蔣賽鳳下了逐客令?!拔覀兡俏话⑸┮舱鏇]眼色,養(yǎng)下這種惹禍討嫌的歪胚不知道管教,還好意思給他提親!請你告訴瑞元那個混小子,我有十個女兒也不會嫁給他這種敗家子的!”
媒人碰了一鼻子灰回來后,把蔣賽鳳的話添油加醋地復述給王采玉,王采玉聽后氣憤難平,她暗暗發(fā)誓:“一定要在蔣賽鳳的眼皮子底下挑個好媳婦!”
往往一個決定就能改變一個人的一生,回望過去,其影響是深遠流長的。不知這時的毛福梅是否能預料到,她的一生會與一個叫蔣介石的男人有著千絲萬縷、纏葛不清的聯(lián)系?然而,我們只是凡人,對于未來,無從知曉。
為了兒子的婚事,王采玉特意來到榆林,托表兄陳春泉作媒,一定要物色一個身家相貌都超過毛阿春的好姑娘,而且非巖頭村不可。王采玉托陳春泉作媒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那時候,由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作媒,親事就成了十之八九。陳春泉頗有聲望,是有名的鄉(xiāng)紳,受王采玉之托,他拒絕不得,只得答應試一試。
巖頭村共有五六百戶人家,四面環(huán)山,交通極為閉塞,村民的生計大都以伐薪販竹來支撐,也有少數(shù)幾戶人家從事工商業(yè),毛鼎和一家就是為數(shù)不多的富庶大戶。毛鼎和被稱為“鼎和大公”,經(jīng)營一間“祥豐南貨店”,共育有二子二女,毛福梅是毛家的小女兒。
毛福梅,原名馥梅,算命先生說她是一顆“福星”,將來“福壽無雙,貴不可言”,故改名福梅。也許是文人的那點酸腐之氣的緣故,在我看來,福梅這一名字未名太俗氣了些,沒有馥梅來得雅致。女人如花,女子以馥梅來命名,再恰當不過了,就像是一朵馥郁娉婷的花,在四月的春風中,柔柔招搖,香氣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