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問最后那兩個無動于衷的學生:“你們?yōu)槭裁床辉敢饽???/p>
剩下的兩個學生反問道:“這張網牢固嗎?”
這個實驗讓我了解了恐懼的來源,其實恐懼的來源是我們的內心,來自我們對自己沒有信心,對自己缺乏安全感。怕水的我當時也是如此,缺乏對自己的信心,未戰(zhàn)先怯,還沒有開始就已經注定失敗了。而這幾乎與我當年的情境如出一轍。
那時,我大概只有七八歲,學校新建了一個泳池,這讓我和同學們興奮不已。恰巧那段時間,電視里正在播一部科幻片《從大西洋底來的人》,我和同學們都很喜歡看這部科幻片,并希望自己能像兩棲人麥克那樣在水里自由來去、威力無窮。于是,我盼啊盼啊終于盼到了夏天。這一天,體育課的內容就是游泳,同學們個個興奮地躍躍欲試??墒牵旃蛔髅?,那天,天氣突然轉涼,刮起了大風,我站在泳池邊,看著被大風刮得動蕩不安的池水,開始不安起來。接著雙腿開始發(fā)抖,那種迫切想要下水的感覺蕩然無存,隨之而來的是恐懼,深深的恐懼。
這時,體育老師的哨聲響起來了,他大聲喊著:“下水!”接著,就聽見稀稀拉拉幾聲“撲通……撲通……撲通……”,有人下水了。我站著沒動,斜著眼睛偷偷看看其他同學,大部分還站在岸邊觀望,我暗自慶幸:“看來,不止我一個人害怕?!?/p>
老師看大家不肯下水,開始一個一個點名讓他們馬上下水。漸漸地,不肯下水的同學在老師的要求和帶領下一個個下水了,岸上的同學越來越少,我心里的恐懼卻越來越大:“萬一我被淹死怎么辦?萬一我被嗆住怎么辦?萬一我抽筋了怎么辦?”我越想越害怕,恨不得馬上逃開這里。
“李維嘉,下水!”就在這時,老師喊出了我的名字。我猛地打了個激靈,向后退了好幾步。
“沒關系,維嘉同學,水位很淺,你看,好多同學都下水了?!崩蠋熥叩轿疑磉厹睾偷卣f??墒抢蠋煹男睦磔o導不但沒起作用,反而使我內心的恐懼又增加了幾分,眼前的池水對我來說仿佛是洪水猛獸。
“我可不可以不游,我肚子痛!”我開始臨陣退縮。
“膽子小還撒謊,可不是好同學!”老師一下就看穿了我的伎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