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手段有些特殊,想法有些偏執(zhí)。但是這個世界本來就是屬于偏執(zhí)狂的!
眼下,鄭光明的災難預防中心遇到了許多主觀上和客觀上的壓力和阻力。
一來,這是個公益性項目,說白了就是無償捐助,那就要拿集團的利潤去做。如此龐大的工程,每一天都在大把大把地燒錢。這自然會遭到集團大部分高層的反對,也包括妻子鄒靜芳。企業(yè)管理科班出身的她給出的反對理由很簡單:東城集團是一家企業(yè),而不是慈善機構,企業(yè)的終極目標是利潤,至于社會責任感,那是建立在利潤的基礎之上的。這么大的項目不到五年之內就會拖垮集團,到時候只能是賠了夫人又折兵。鄭光明也曾想過,這次的動作是不是真的搞得大了點,可是,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一般人潑出去的水還可以收回,現(xiàn)在的世道“耍賴皮”也是一種生存之道。但是現(xiàn)在,自己是個名人,失信了,以后還會有人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所做的慈善事業(yè)嗎?權衡利弊得失,必須要咬牙挺住。為此,鄭光明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說服了妻子鄒靜芳,最起碼在表面上達成了一致的看法。集團的高層看到夫唱婦隨,也不好再唱反調,只能把氣存肚子里窩著。
二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這么大的工程,鄭光明估算過,需要100畝左右的地皮。想著,他自己都嚇了一跳,在寸土寸金的東州,平均一畝地價在100萬左右,100畝就相當于一個億。單單地皮價格就是個天文數(shù)字,況且,在用地非常緊張的前提下,這么大的一塊地皮不是你想要上面就能批的。那段時間,鄭光明頂著慈善家的光環(huán)到處求奶奶告爺爺,許多部門表面上對他客客氣氣,其實根本不把他當回事。萬般無奈之下,他直接找到了東州市分管土地開發(fā)的副市長黃程功的門上,得到了黃副市長的許可,他才提著尚方寶劍去找地皮,好不容易在濱海開發(fā)區(qū)找到一塊大約100畝的空地,才發(fā)現(xiàn)這塊空地已經有了主人。東州市水務集團早在五年前就拍了這塊地,拍是拍下了,卻一直空置著。鄭光明又通過黃副市長那層關系和水務集團的領導打了招呼。最終雙方達成了協(xié)議,水務集團把地皮租給鄭光明,租期十年,每年的租金只有象征性的200萬。
地皮拿到手了,又有媒體盯著,接下來就是怎么樣把災難預防中心建設好的問題。萬一出個什么亂子,那不知道有多少人會借機在背后捅刀子。
因此,從年初開始,鄭光明就把集團的日常事務交給了妻子鄒靜芳打理,自己一門心思地撲在了如火如荼的工地上。
在工地上轉了一圈,一切正常。鄭光明這才忙里偷閑,回到臨時搭建的簡易辦公室,說是辦公室,其實就是工地上隨處可見的工棚。水泥地,破舊的沙發(fā),外加電腦桌就是全部的家當。夏天熱得如同蒸爐,冬天冷得如同冰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