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雪上加霜:德國黃金運回家,美國金庫要核查?(1)

貨幣戰(zhàn)爭5:山雨欲來 作者:宋鴻兵


德國人在2013年1月16日宣布了一項舉世震驚的聲明:德國將把存放在美國紐約聯(lián)邦儲備銀行的300噸黃金和法國央行的374噸黃金運回國內(nèi)。

美國《福布斯》雜志驚呼:“德國人準備將黃金儲備從美國和法國運回家的驚人消息,讓貴金屬的投機者們擔心這是全球央行之間的信任可能惡化的第一個重要信號……紙幣價值的信任危機,使擁有實物黃金成為人們的本能反應?!保?0]

德國央行發(fā)言人對《福布斯》透露,德國運回黃金并不是準備賣掉,而是對未來的“貨幣危機”進行預先防范。此前數(shù)月,德國央行宣稱從美聯(lián)儲運回了一小部分黃金進行熔煉,檢驗一下純度和重量,而最終宣布的運回數(shù)量卻大得多,這不禁引發(fā)了市場的強烈疑惑。

英國《每日電訊報》1月15日驚呼:“這一行為意味著西方央行之間的信任已然崩潰。”全球最大債券基金——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首席投資官、債券大王格羅斯(Bill Gross)也在推特上發(fā)文感嘆:“報道稱德國將從紐約、巴黎運黃金回國,難道各國央行不再彼此信任了嗎?”

2012年11月,德國《明鏡周刊》曾報導,美國方面拒絕了德國要求“看一眼”自己的黃金儲備的要求,理由是“可能會對金庫造成安全隱患和程序問題”,這使得德國國內(nèi)要求召回其黃金儲備的呼聲日益高漲。

在冷戰(zhàn)時期,蘇軍陳兵百萬,虎視眈眈,離德國央行的金庫近在咫尺,德國人一想到自己的黃金就在蘇軍的眼皮底下,不能不感到如芒在背。于是,德國將部分黃金儲備存放在美國、法國和英國,這樣也不至于家底兒被一鍋端掉。隨著冷戰(zhàn)結束,德國人不能不惦記起寄存在別人那里的財富,就算不運回來,能看上一眼心里也會覺得踏實些。但這樣的合理要求居然被美國反復地拒絕,而理由又明顯不能令人信服。

德國人開始疑心,自家的黃金會不會出了什么問題呢?早在2011年德國人就開始惦記自家的黃金儲備,2012年這種情緒已經(jīng)不可遏制。據(jù)德國《明鏡周刊》介紹:“德意志聯(lián)邦銀行(德國央行)拒絕了(德國審計局核查海外黃金儲備的)要求,聲稱中央銀行之間通常不核查彼此的儲備資產(chǎn),審計局的做法不符合央行之間的慣例,海外托管機構的誠實和信譽是毫無疑問的。”[11]

很明顯,德國央行不愿意與美聯(lián)儲鬧僵,西方央行之間存在著某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深厚關系。但德國國會不干了,有議員親自跑到紐約聯(lián)邦儲備銀行要求檢查德國的黃金儲備,接待人員不能或不愿告訴德國議員金條在哪里。不久,歐洲其他央行被迫披露了黃金儲備已被大量租借出去的消息,越來越多的德國人開始強烈質(zhì)疑自家的黃金儲備已被美國人“整沒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