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黃金投資者并沒有“被滅絕”,接下來發(fā)生的事令全世界大吃一驚!
4月16日,就在期貨黃金價格暴跌的驚濤駭浪中,于無聲處炸響了一聲驚雷!
全世界的實物黃金搶購者們,就像聽到了發(fā)令槍一樣,幾乎在同一時刻,從各個角落中突然殺了出來。他們猛烈而毫無征兆地沖進了各大城市的金店和銀行,半個世紀以來從未見過的黃金搶購狂潮席卷了整個世界!
在中國大陸,最早聞風而動的就是“中國大媽”了。她們看不懂《華爾街日報》,也不知道紐約黃金期貨的技術圖形,看到黃金價格下跌,就像聽說北京三環(huán)的房價從5萬元(每平米)跌到了3萬元,哪有不搶的道理?她們只在乎值與不值,哪管期貨不期貨。老百姓的思維很樸實:金比紙貴重,地比錢踏實!
不僅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發(fā)生了大規(guī)模的黃金搶購風潮,而且?guī)缀趺恳粋€省會城市都出現了黃金賣斷貨的報道。
這到底是多大的購買規(guī)模呢?上海黃金交易所的數據說明了一切。
上海黃金交易所是中國所有合法黃金現貨交易的總集散地。一切國內的礦產金、回收金,以及進口的海外金,都必須首先進入上海金交所,然后才能合法交易和向全國輸送。在零售市場中,所有黃金制品的最終源頭都出自上海金交所。上海金交所的會員包括金融機構,黃金、白銀、鉑等貴金屬制品的生產、冶煉、加工、批發(fā)和進出口貿易的企業(yè)法人。簡而言之,上海金交所的出庫量,就是中國市場中所有合法黃金的總交易量。
2013年4月,上海黃金交易所的出庫量同比暴漲182%,達到了驚人的236噸![2]該所2012年的全年出庫量為1138噸,2013年4月的出庫量接近2012年第一季度的總和!
到4月底,國內黃金市場已經基本斷貨,上海金交所的現貨黃金的溢價比國際市場每克高出近10元,而正常情況一般不超過1元,這意味著在國內買黃金要比在國外買黃金每盎司貴了50美元!如此之高的溢價,反映出實物黃金在中國市場已處于極度短缺的狀態(tà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