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zhàn)〇|,原名中桂,字獻香,號皓東,被孫中山稱為“吾黨健將”,“沉勇元良,命世英才”,是“中國有史以來為共和革命而犧牲者之第一人”。
1868年9月30日,陸?zhàn)〇|出生于一個商人之家。其父陸曉帆,長期在上海經(jīng)商,家產(chǎn)頗豐。陸?zhàn)〇|是獨子,他與孫中山從小就在一起,堪稱竹馬總角之交。8歲時入私塾讀書;9歲時,父親病逝。不久,母親帶皓東返回翠亨村入讀私塾。陸?zhàn)〇|從小聰慧過人,能書善畫,曾因繪《三國演義》中的人物肖像在同學中傳閱而被塾師責備不專心求學。他反問:“畫畫難道不是一種學問?”塾師一時無言以對。
1883年秋,孫中山從檀香山回到家鄉(xiāng),陸?zhàn)〇|與孫中山交往更加密切,并從孫中山那里接受了許多歐美科學文化知識和資產(chǎn)階級民主主義思想。陸?zhàn)〇|非常贊佩孫中山宣傳政治革命、抨擊清政府的腐敗和社會不良風俗等行為。一天,他倆為破除迷信,將村廟北極殿的一些神像毀壞,結(jié)果為豪紳地主所不容,孫中山被迫去香港,陸?zhàn)〇|則遠走上海,入電報學堂學習,畢業(yè)后被派到蕪湖電報局任譯電員,后升任領班。
1890年,陸?zhàn)〇|由上?;貜V東與黎小卿結(jié)婚。其時,孫中山在香港、廣州以行醫(yī)為名,與陳少白、尤列、楊鶴齡等互抒救國抱負,醞釀進行革命斗爭,陸?zhàn)〇|也參加他們的活動。
1892年,陸?zhàn)〇|與尤列合資在順德創(chuàng)辦興利蠶子公司,孫中山撰聯(lián)“興創(chuàng)自我,利歸于農(nóng)”以示祝賀。1893年冬,孫中山召集陸?zhàn)〇|、尤列、鄭士良、程奎光、魏友琴等人在廣州廣雅書局南園抗鳳軒開會,籌劃創(chuàng)設革命組織興中會,決定以“驅(qū)除韃虜,恢復華夏”為宗旨,但未形成具體組織。
1894年初,陸?zhàn)〇|隨孫中山回到故里,幫助孫中山起草上李鴻章書稿,要求學習西方,改革政治、經(jīng)濟、教育制度,以求國家富強。2月,陸?zhàn)〇|陪孫中山經(jīng)上海到天津上書李鴻章,希望李鴻章能接受革新主張。但未被接納,他倆懷著惆悵憤懣的心情,怏怏而返。從此,陸?zhàn)〇|放棄了和平改良的幻想,開始一心從事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斗爭。
1895年初,陸?zhàn)〇|與陳少白等協(xié)助孫中山完成了聯(lián)合楊衢云、謝纘泰等人組織的輔人文社的工作。2月21日,興中會總部在香港中環(huán)士丹頓街13號成立,以“乾亨行”的名義作掩護。3月16日,孫中山召集會員討論發(fā)動廣州起義的計劃。會上通過了陸?zhàn)〇|提出和精心設計的青天白日旗,作為革命軍的軍旗。不久,陸?zhàn)〇|和孫中山、鄭士良等到廣州,經(jīng)過幾個月的努力,先后建立秘密機關(guān)數(shù)十處,聯(lián)絡防營、水師及附城一帶會黨、綠林、游勇等。至8月底,起義的準備工作大體就緒,決定在10月26日發(fā)動起義。陸?zhàn)〇|奉命與鄭士良、陳少白協(xié)助孫中山在廣州指揮調(diào)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