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武昌起義與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10)

反復(fù):再造共和的艱辛 作者:張華騰


南京臨時政府主要成員表

陸軍總長                     黃興(同盟會)              次長             蔣作賓(同盟會)

海軍總長                       黃鍾瑛                            次長            湯薌銘

外交總長                      王寵惠(同盟會)          次長             魏宸組(同盟會)

內(nèi)務(wù)總長                       程德全                            次長           居正(同盟會)

財政總長                        陳錦濤                           次長            王鴻猷(同盟會)

司法總長                       伍廷芳                           次長             呂志伊(同盟會)

教育總長                       蔡元培(同盟會)         次長              景躍月(同盟會)

實業(yè)總長                           張謇                          次長             馬君武(同盟會)

交通總長                       湯壽潛                           次長             于右任(同盟會)

南京臨時政府的成立,標(biāo)志著革命黨人夢寐以求的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中華民國的誕生,它是中國近代歷史上的一件劃時代的大事,加速了清王朝滅亡的進程,加快了中國由專制向民主過渡的速度,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武昌起義之后革命黨人邁出的每一步,幾乎都有當(dāng)年美國獨立戰(zhàn)爭之后的影子,獨立各省都督府代表會議的舉行,模仿十三州會議之舉行;投票選舉總統(tǒng),每省1票,頗似當(dāng)年十三州會議選舉總統(tǒng)辦法;南京臨時政府政治體制也與美國一樣,采取總統(tǒng)制等。這一切都說明,中國革命黨人效法美國共和民主政治體制,已經(jīng)得到大家的普遍認同,并得以實現(xiàn)。如果從1894年興中會員入會誓詞“創(chuàng)立合眾政府”算起,革命黨人則奮斗了17年。如果從1905年中國同盟會成立,孫中山提出同盟會綱領(lǐng),“驅(qū)除韃虜,恢復(fù)中華,創(chuàng)立民國,平均地權(quán)”算起,也有了整整7個年頭。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dappsexplained.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